老人財產歸誰就該誰贍養嗎
老人財產歸誰就該誰贍養嗎
女兒不繼承父母財產就不用給父母養老嗎?
繼承權和贍養義務并沒有強關系和必然的聯系。
女兒以放棄繼承權而不給自己父母養老的,屬于違法,如果較真兒起來,可是要吃官司的。
這個在繼承法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都有規定的。
贍養自己父母是做兒女的義務,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孝道的傳統。不肖子孫向來是被人瞧不起的,會被說成白眼狼的,一輩子抬不起頭。嚴重的甚至會構成犯罪。
這個問題不需要回答,法律上是義務,道德上是本分。我想分享的故事是,這一代獨生子女,孝順和贍養必須先有良好規劃,學會自我調節,不能“蠻孝”。
我的父親退休當年突發腦溢血,那時,剛剛踏上工作崗位一年的我手足無措,沒有社會資源,也沒有經濟基礎,別說遺產了,當時想到的是哪怕賣房借錢,也要治好父親。那時候,基本白天要拼命工作,晚上要睡在醫院走廊,經常還要加班和陪當時的領導應酬,每天都要熬夜。經過一年多康復,終于父親回復了,但是因為李醫生的開顱手術做得并不成功,情緒不穩定,經常難入睡,所以,每天跪在床頭給父親按摩頭部,一直按摩入睡才休息。在此期間,盡管工作勤奮,進入更好的崗位,并且獲得了多方認可,但是放棄了很多學習深造的機會,還有很多大方向的選擇,都不假思索地把時間精力放在父親身上。
那時候,年近三十,身體還不錯。但是重復的病發讓全力投入的我和母親身心俱疲,基本忽略了自我保護。母親長時間在醫院陪床,冷熱不定,睡眠缺乏,漿洗衣服都是冷水,這也為現在的病痛埋下伏筆。而我則倚仗著年輕,不惜一切的投入護理。猶記得我當時經常約了媒體客戶,但是醫院突然來信,沒辦法就約客戶在醫院見面,他們來的時候我剛剛接完大便,給老人洗干凈,一身狼狽。所以原本在他們心中光鮮的形象立即反轉,一個天天輕松倜儻,制造笑聲的年輕媒體人,實在與陪護時的緊張投入和灰頭土臉難以匹配。但后來,客戶方很贊成我的做法,也成了難得的朋友,所以快節奏的投入、拼搏,也成為我盡孝的方式和動力。
無奈沒過多久,第一次并不成功的手術,加上先天血管狀態不佳的父親再度嚴重病發。還記得之前,雖然父親身體逐漸康復,但是任性暴躁,所以經常被此左右了我的生活和選擇,我也選擇了放棄和妥協,以父親開心為主。這次發病前一天,我重感冒,但父親執意要我陪他出行,所以周末便拖了病體陪他,一路開窗通風,怕他不適。一天下來,他還算開心,而我卻病得更重。時隔兩天,我還在頭暈著堅持工作,就聽到了再次腦溢血的消息。放下工作,馬上趕往醫院。
這一次,父親失去了一半身體的知覺和視覺,加上之前的后遺癥,之后的照料可想而知。半身癱瘓,偏盲失去了大部分視覺,這樣的病號除了難以照料,本人的生活質量也很差,令人心焦。而工作剛剛踏入正規,卻又一次開始了治療的長征。當時,醫療并不如現在這樣便捷,各種福利措施正在路上,我和母親又扛起了這個重任。很感謝親屬和朋友同事的幫助,包括熱心觀眾的支持,但是經濟上要扛,人生的大方向上,又有很多要為此退讓,推遲,重新選擇。所以,再一次義無反顧的投入到無眠無休的急救當中,天天陪在醫院,經常午夜就睡在車里,簡單梳洗再去上班,而且白天還早精神煥發的打造快樂,這也讓我倍感壓力。而此時,一些問題我沒有意識到,第一,經濟的壓力讓人必須解眼前之急,沒有考慮長久的技能選擇和增長方式。第二,節奏太快,卻忽略了飲食休息的規律,情緒的調節,這就為未來的生活埋下隱患。
盡管大多親戚都盡力盡心,直至現在,但久病床前,也有個別消失不見了。所以,長達十年的照料,我和母親的壓力越來越大,青島的醫院基本住過一遍,基本都是勸退,因為病人心情差,難照顧,經常打罵。還記得母親有次為他接小便,一句話竟引得父親用唯一會動的手摸到什么利器,一下劃在母親的臉上。頓時,臉上皮開肉綻,血流如注。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所以接下來幾年,沒再吃過一次安靜的飯,睡過一次安靜的覺。病人會隨時煩躁,隨時打罵,隨時排便,所以我們的照料需要更加投入,細心,隱忍。這時候,我們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繼續投入,堅持。。。
還好后來遇到了單院長,幫助我們進入了新的醫療康復機構,而且,各種醫療設備醫療政策的進步也胖我們獲益。但此時,1米8的我已經從原本的150斤瘦到了120多斤,因為要兼顧生活和工作,也所以一直沒做各類檢查一下,此時有條件檢查便鼓足勇氣去做了一些檢查。我第一次做胃鏡就被診斷為:萎縮性胃炎,腸化,糜爛。然后是眼睛的飛蚊癥,頸椎脊椎老化,高血壓。年近四十,卻已經一身老年病,而且,最近的兩年多開始消化不良,天天腹痛難以入眠,身體消瘦無力,原本經常背父親下樓,現在犯病時推輪椅都上氣不接下氣。
如圖顯示,因為父親,基本不怎么應酬,但很多還會揶揄,怎么瘦的,是不是喝酒喝的?是不是不好好吃飯?可是如人飲水,這樣的故事怎自我消化也就罷了,不足為別人道。感謝大家的認可,在去年我也獲得了勞動模范的稱號,但是獨生子女養護老人壓力太大,而且我早早的遭遇只是因為父親身體體質,現在八零后的父母也開始各種老年病發,身邊有不斷有人的父母遭遇腦梗腦卒之類的重病。愿大家盡心盡孝,就如同而今我想到,父親不能再下地走路前的最后一次出行,是我陪他走過的,如果當時因為感冒回絕他,必然是要抱憾的。但是,沒有兄弟姐妹輪換的獨生子女,請務必規劃好生活方式,平衡工作,個人發展和個人健康。而今,中年危機早就提前到來,我的女兒經常要面對一個捧著中藥,天天跑醫院,肌瘦無力的父親。而是如果一旦自己倒下,除了家庭經濟的危機,還會帶來的則是更多的悲劇。愿您身體康健,老有所養,少有所依。
林則徐有言,子女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女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現實社會中,父母一輩子嘔心瀝血在都在為子女操勞,老人的遺產一般歸子女所有。
老人的遺產給別人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老人風格高尚,追求真善美,一般把遺產捐贈于社會,用于人民公益,這是許多知名人士的做法。
二是老人為子女操持了一輩子,卻得不到回報,因為傷心失望把遺產留給別人。
老人的遺產給誰由老人說了算,是合理合法的,其中緣由自有它的道理。
您好!
首先要給出兩個重要提示:
- 如果老人還健在,那么“其他人”同意與否沒有任何意義,根本上取決于老人本人的意思。
- “誰養老人”,按照字面理解,就意味著可以有“誰不養老人”。這從法律角度來講,無效甚至違法——贍養是法定義務。
題主并沒有提及老人是否已經百年。我們區分兩種情況,分別說明一下:
- 如果老人已經百年,可以通過公證的方式,來辦理繼承手續。
- 如果老人還健在,可以通過遺囑的方式來做出提前安排。
如果老人已經百年
題主的意思,指的是繼承人之間沒有爭議、均同意將房產由贍養老人的繼承人繼承。辦理繼承,普適性做法,是繼承權公證。
- 要求所有繼承人到公證處。攜帶好身份證、親屬關系證明、死亡證明、房產證等四類材料。放棄繼承的人,做書面放棄;繼承的人,辦理《繼承公證書》。隨后,繼承人拿著這份公證書,去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過戶手續。
- 另外一種可以嘗試的辦法,就是所有繼承人直接去不動產登記中心。同樣準備好上述四類材料,在不動產登記中心直接辦理繼承過戶手續。麻煩不會比辦理公證少,但是可以節省一筆公證費。
如果老人健在
如開篇給出的結論,未來由誰繼承,不取決于他人,完全由老人說了算。
老人可以生前訂立一份“附條件遺囑”,提前指定繼承人。
這里給出一個示意性的例子:
位于xxx、本人名下的房產(房產證號xx)中屬于我的份額,由A全部繼承。
A需為我xxx(最好列示清楚具體要求,例如每月支付多少贍養費、承擔看病就醫費用、病床陪護等等)方可繼承。若A未履行以上所有條件,上述繼承無效,按照法定繼承執行。
這個示例,表明“附條件遺囑”的兩層意思:
- 一層意思是,指定了房產繼承人。
- 另外一層意思,是設定了繼承需滿足的條件。達不到條件,指定無效。
待老人百年之后,再按照前面介紹的途徑辦理繼承手續。
補充說明
題主提到了“養”,因此以上給出的結論,繼承人均指的是子女(法定繼承人)。
或許還會存在“非法定繼承人”的情況,例如,侄子養老人,老人的子女均同意由侄子繼承。如果是這種情況:
- 如果老人健在,可以通過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的方式。注意:(1)遺囑指定的繼承人為“非法定繼承人”,叫做“遺贈”,有特殊要求(60天內須做出接受表示);(2)遺贈扶養協議,適用于老人與非法定繼承人之間簽訂(父母與子女之間不能簽訂)。
- 如果老人百年,如果沒有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非法定繼承人繼承不了、至少全部繼承不了。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老人財產歸誰就該誰贍養嗎“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