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對象社區服務有哪些
社區矯正對象社區服務有哪些
社區矯正對象的接收工作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程序和內容:
(1)社區矯正對象相關的法律文書及材料的接收;
(2)社區矯正對象的接收,包括對象的確認、登記、填寫相關表格,在《社區矯正宣告書》上簽字等具體工作內容;
(3)告知社區矯正對象相關權利和義務以及社區矯正相關規定;
(4)開展初次見面談話教育;
(5)建立矯正對象的個人矯正檔案。
1、工作的性質不同,社區矯正是刑罰執行,安置幫教只是行政管理和社會工作;
2、工作對象的身份不同。社區矯正的工作對象是正在服刑或接受矯正的罪犯,而安置幫教工作對象是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的公民;
3、工作的力度和管理的寬嚴程度不同。社區矯正由于是刑罰執行,具有強制力,對矯正對象作出一定的人身自由和政治權利方面的限制、行為方面的約束,違反監管規定的還要受到懲罰;而刑釋解教工作不能強制,由于刑釋解教人員都是具有人身自由和權利保障的公民,對其在思想上,行為上不能違背其意愿或采取強制措施,只能靠教育引導,促使其自愿接受幫教。兩者相比較,在工作力度和管理程度上要差很多。
以社區為依托,以公益性服務為內容,認真組織社區矯正人員參加社區服務。社區服務內容包括三部分:
一是對本轄區內的法制宣傳欄進行內容更新;
二是結合市、鎮鄉(街道)重點工作,如五城同創、美麗鄉村建設等,確立社區服務項目,組織社區矯正人員進行相應的社區服務;三是由社區矯正人員自主選擇社區服務項目。如制作法律宣傳展板,在鄰居節等活動期間開展法律宣傳;由社區矯正人員組成社區法律宣傳服務隊伍,深入社區、小區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活動。為確保社區矯正人員認真完成各項社區服務工作,各司法所制定了相應的考核制度,并由社區(片)村協助司法所進行考核。
您好!《社區矯正人員公益勞動制度》規定:
1、有勞動能力的矯正對象必須參加社區公益勞動,每人每月參加社區公益勞動時間不得少于12小時。
2、公益勞動內容為無償參加非營利性機構、社團的服務活動或者社會(社區)公共服務,具體項目由社區服刑人員所在地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設置。設置原則為:符合公共利益,矯正對象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強、便于監督檢查。
3、公益勞動可以由社區組織集中進行,也可由社區服刑人員自行前往公益勞動地點勞動。 謝謝閱讀!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社區矯正對象社區服務有哪些“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