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轉為個人靈活就業
職工轉為個人靈活就業
所謂工齡其實就是繳費年限,所以不管是職工社保還是靈活就業社保都要有連續性才行。只要有連續性就沒有區別。
我說下我們公司的情況,給你參考。1999,2000年,出現買斷工齡的情況。員工離開原企業后,被公司統一組織起來,成立了個買斷工齡人員參保辦公室(買斷人員太多,成千上萬),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保。到今年,絕大部分員工已辦理了退休。其中的女性都是50歲準時退休(買斷工齡前是女干部的,也是按50歲退休的)。今年退休的買斷工齡的女性養老金3000左右(在職50退休的4500,55退的女管理人員5600)。一般買斷人員個人儲蓄帳戶6萬左右,在職人員12萬左右。前幾年退休的買斷工齡的女性當時是2000左右,由于退休后連續上調養老金,現在也超過3000了。關鍵一點,養老保險金必須按時繳納,不要斷繳。女性50歲退休就能按時領取養老金了。 我們公司買斷工齡員工,人人參保了,因為公司每年發放了補助,足夠繳納基本檔的養老保險金。有的人還加錢選更高檔的。你離開企業后可以選擇最低檔(60%)至最高檔(100%,以前還有120%那檔,現在取消了,只有100%檔了),多繳多得。最好去社保局咨詢,請她們給你算算,根據你的收入實際情況選擇檔次。因為靈活就業人員按20%(這個是當地前一年平均工資)繳納,其中的8%進入你個人帳戶,另外的12%進入了社會統籌帳戶(沒企業幫你繳,就只能自己繳納)。這點和在職城鎮養老保險人員不一樣。他們是有企業幫助繳納20%進入社會統籌帳戶,個人繳納8%進入個人帳戶(這個是前一年個人工資總額按比例) 。 買斷前曾經是退伍轉業的,曾經是勞動模范的,曾經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區工作過的,都有相應項的補助。 所以,哪怕是按最低檔(60%)繳納,請一定要繳,千萬別斷繳。以前我們當地(二線城市)最低檔是每年繳不到2000元 ,現在8000左右了。每年都在變化的。(剛剛得知一大姐,重慶市的,一直繳100%那檔,本月退休的,女性50歲,34年工齡(小縣城小廠工作,沒幾年就倒閉失業。她比買斷工齡還慘,當時買斷工齡少的上萬,多的十多萬),后來家里買房戶口遷到主城。自己按時繳納沒中斷繳費,個人帳戶總額6萬左右的,養老金到手了3300以上(是按退休最新辦法,按舊辦法她不超過2000)。據她說,她姐姐早幾年退休,她比她姐姐(個體小工商戶)多一半以上。
工齡也非常重要!大家務必重視自己的檔案,別等到退休前才發現檔案不知道在哪里,造成退休工齡認定問題。
今年我們公司遇到一個,女員工。十多年前進我們公司,她原在某省大集體工作,后因政策性招收進來的。在我們公司的檔案都被社保局認可了,之前工作經歷因檔案沒找到,不被認定。真的非常遺憾,養老金別人(她同鄉同學)4600,她才2800元,差好多!唯一相同的是,公司補助的400元,加上后總算有3200元,別人卻有5000元了。她正想辦法查找,能找到就好。找不到,真的就沒辦法了。關鍵是她以前的單位沒交養老保險金,單位早不在了,造成查不到。(我根據經驗判斷,她當時估計是臨時工性質)。不過,只要有相應檔案,大集體工齡肯定能被認定的。少了工齡,就少了視同繳費年限,少的是錢啊!
情況是這樣的:
職工社保轉靈活就業需要的手續是帶著身份證和社保卡去社保部門辦理即可。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關于職工社保轉靈活就業的問題,辭職離開單位之后先將檔案放在人才中心或者職介中心,然后將社保關系轉入存檔案的人才或者職介,這樣就可以將職工養老保險和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連接在一起
單位社保轉靈活就業本人還用去銀行嗎?由于以前是單位繳納,社保的繳納是由用人單位和本人共同負擔,而且個人繳納部分是單位在發工資時代扣代繳,但是轉變成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以后,需要由銀行賬戶的來代扣代繳,所以是需要去銀行辦理相關事宜的。
單位社保轉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雖然性質上都是屬于城鎮職工社保,但是由于繳費主體的變化,不但要去銀行,而且還需要去社保局辦理繳費主體的變更。像你說的這種情況,主要是從單位離職以后,并在用人單位繳納了社保的人員。如果從原單位離職以后,原單位將從你離職開始辦理社保繳費減員,你將從單位繳費的名單中去除,如果不能繼續找到新的用人單位上班,這樣你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際就已經處于斷繳狀態。
斷交以后處理的辦法有兩種。一是重新找到工作以后,由新單位在原來的賬戶上,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如果新單位和原來的單位屬于同一個社保統籌區的,不需要辦理社保關系的轉移,新的用人單位只需要辦理員工社保繳費增員,就可以在在原來社保賬戶上繼續繳費;如果不屬于同一個社保統籌區的,新單位可以重新辦理社保繳費賬戶進行繳費,待實際繳費以后,可以將原來的社保關系轉入新單位的社保賬戶,這樣以前繳納的社保繳費年限就可以累計計算了。
二是本人離職以后,不打算重新再找工作的,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繼續繳納社保,靈活就業人員繼續繳納社保的主要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如果本人戶籍和以前繳納社保的單位在同一個社保統籌區的,不需要辦理社保關系的轉移,但需要分別到當地社保局和醫保局,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主體的變更,辦理時需要帶上本人離職證明和本人身份證件,同時還需要到銀行去開戶,簽訂代扣代繳協議,并將代扣代繳協議交給社保部門,整個變更手續才算完成,這樣每月只需要在代扣代繳的銀行賬戶存足足夠的資金,就可以按時扣繳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用。
如果本人戶籍和以前單位繳納社保的地方不屬于同一個社保統籌區的,有的地方規定是不允許非戶籍人員在當地繼續繳納社保的,只能將原來在單位繳納的社保關系轉入老家,才能繼續以個人身份繳納社保。但是在轉移社保關系之前,必須首先在老家開設社保繳費賬戶,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回老家開設社保繳費賬戶,除了本人身份證以外,還需要打印在原單位繳納社保時的社保繳費憑證才能辦理,在辦理時,同樣需要到銀行開設代扣就代繳賬戶和簽訂代扣代繳協議,并在實際繳費以后,才能將原來在外地單位繳納的社保關系轉移到戶籍地,轉移成功以后前后的繳納社保的繳費年限才能累計計算。
綜上所述,由單位社保轉就業人員繳納,由于涉及到變更繳費主體的問題,不但需要去銀行辦理代扣代繳賬戶和簽訂代扣代繳協議,同時也需要去社保局和醫保部門辦理繳費主體資格的變更,而辦理這些變更手續除了要去社保局以外,還是需要去銀行才能辦理完成。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職工轉為個人靈活就業“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