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二婚的夫妻再次離婚的比例這么高?
美國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所老齡問題中心對近9000名51—61歲的成年人進行分析后也發現,與目前婚姻正常的人相比,有過離婚或喪偶經歷者,患心臟病、糖尿病或癌癥等疾病的幾率要高20%。在美國,女性30歲以后離婚,再婚的可能性只有60%;如果超過40歲離婚,再婚的比例下降至40%。而且,無論男女,再婚的人再離婚率超過60%。
你還別說,離婚這個東西,離得越多,有成癮性。有的是受到家庭影響,比如父母離婚。
咱先說父母離婚影響。父母不和睦,或者由于種種原因鬧離婚,隔三差五地爭吵、罵戰,戰火不斷,生長在這樣家庭氣氛中的子女無論從心理上還是性格上、人格上必然受其影響,受戰火洗禮;
再說離婚這東西。有數據統計,有過離婚史再結合的夫妻,離婚率非常高。有過兩次以上離婚史的很容易再離婚,有的再婚的時間非常短。有人說,離婚有癮。這個成癮性,主要表現在,對婚姻失去信心,甚至不相信對方,不相信有真感情,認為再婚不過是找個性伴侶而已,心態是漂浮不定的,有的還有隨時撤退的準備。這個或許是很多人離婚后,選擇單身的理由。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思維慣性。
離婚,不是那么簡單。看似輕易的離婚,個中苦衷誰離婚誰知道。人們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怎么那么般配的小夫妻,咋就離了呢?
離婚的人,自有很多毛病和硬傷或者有人格缺陷。這個毛病是不可調和的,有性格上的,有三觀上的,也有生理上的。帶著這個毛病和硬傷,再婚屬于帶病提拔;假如不去總結以往婚姻失敗的經驗教訓,不去克服和改正自己的缺陷,再加上有離婚成癮性,再婚的話,恐難以保證長久。
世界美滿的婚姻只有百分之一二,不幸碼婚姻各式各樣,難道過的冉槽糕就不離婚才好嗎?那談什幺互敬互愛相濡以沫的幸福愛情呀?實再沒法過了就得離,追求幸福與自由是人類生活碼目的,我們主張謹慎結婚和離婚,不支持稍有不和就鬧離婚甚至婚內出軌,更主張在婚姻碼沼澤地里陷入困境的男女們,不要為世俗所嚇倒,大膽去追新的幸福生活。
一山望著一山高,跟原配在一起,覺得跟后來的好,原配有缺點,跟后來的在一起,有矛盾了又覺得原配好,其實不管跟誰過,都會有各種問題啦……
女人嫁誰都一樣,拔出泥潭,跳進火坈,盡管感覺不同,但永遠沒有如果。原配搭子腳對腳,半路夫妻各顧各。特別是各自帶有小孩子的更惱火,常言道:家雞打的團團轉,野雞打的滿天飛……
愛和婚姻兩回事,愛是兩個人,婚姻是一家子,一時的激情怎可以取代夫妻風雨相伴而不離不棄的親情,一個讓你可以安心的人才適合過一輩子,激情只是豐衣足食后的精神生活,管你吃住一輩子的男人才是最愛你的人。
1、防備心太重
受過一段失敗的感情之后,一個人的心里就會有隔閡,對待感情也就沒有之前那樣不屑一顧,凡事都總會留個心眼在里面,這樣就會造成夫妻間的不信任,最后只能讓兩個人都像防賊一樣防著對方。
感情經歷過受傷的人,再婚時就像鴕鳥,風沙來了,就把頭埋在沙子里,以為這樣可以保護自己,也不愿走吧、出自己內心的世界去坦誠和別人交流。
2、私心太重
二婚夫妻的私心主要有兩個方面:金錢和孩子。
結婚時,如果兩個人都是二婚還有孩子的話,這這樣事情就更多了,對待孩子的教育方面, 因為畢竟都是人,親生和不是親生的總歸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所以說在對待孩子教育,態度方面的問題很容易有隔閡。
另外一點就是財務問題,如果是夫妻兩個人的錢各自管各自的,但是在一起生活,難免少不了財務上的糾紛,人人都想讓對方多掏一點錢,你盤算我,我盤算你,心里那點小心思,終究會造成夫妻間的不信任,隨之感情就會出現問題。
3、疑心太重
第三點就是,二婚的人一般都是有前任的,前夫前妻什么的,如果結婚后還在跟前任藕斷絲連,想要維持好二婚的婚姻就很難了,這樣的問題也是屢見不鮮了,在電視上我們也經常看到,因為這樣的關系造成的事件也有很多。夫妻之前有了疑心,要在未來的道路上想走更遠的話,那恐怕就很難了!
二婚夫妻比頭婚更難建立信任,一旦有一方的疑心病犯了,夫妻之間的矛盾就逐漸增多,日積月累,忍無可忍時,二婚夫妻的日子也就過到頭了。
無論什么樣的婚姻,一旦成立了,就代表以后你的生活的方向并不只是有你一個人了,所以好的夫妻關系,還是要靠雙方來維持,,雙方之間要建立信任,要互相扶持,只有如此,道路才會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