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減輕處罰的適用規則
行政處罰減輕處罰的適用規則
謝謝邀請!
從輕處罰是在對應量刑檔位區間處罰。
減輕處罰是跨檔位處罰。
幾乎絕大多數的刑事處罰都有不同檔位的量刑區間,比如情節較重、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
比如故意傷害罪,情節較重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為6個月-3年),情節嚴重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而從輕處罰是在本檔位的區間根據具體涉案情況找一個較低的刑期處罰。
在故意傷害中,輕傷二級一般處6個月至1年6個月之間的處罰,如果認罪態度良好可以從輕處罰,一般為1年3個月。如果積極賠償獲得受害者諒解,可以從輕處罰,一般為7個月左右。所以從輕處罰是在對應區間處罰。
而減輕處罰是跨檔位處罰,比如你這個案子最低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跨檔處罰可以判到3年以下去。
比如,你犯故意殺人罪,理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但是你有自首情節,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積極賠償被害人家屬或者家屬諒解,可以從輕或者減輕出的,認罪態度良好,可以從輕處罰,綜合可以減輕處罰。最后你可能從死刑變為無期徒刑。這就是跨檔處罰。
從輕處罰不能低于起始刑期,只能在量刑區間內處罰,只有減輕處罰可以跨檔處罰。
1、減輕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在行政處罰的法定最低限度以下適用處罰。
減輕行政處罰主要包含兩種情形:一種是在該違法行為法定應當受到的一種或者幾種處罰之外選擇更輕的行政處罰種類進行處罰,或者在應當并處時不進行并處;另一種是在規定有處罰幅度的行政處罰的最低限以下予以處罰。2、法律依據:《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正確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指導意見 》 減輕行政處罰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在行政處罰的法定最低限度以下適用處罰。減輕行政處罰主要包含兩種情形:一種是在該違法行為法定應當受到的一種或者幾種處罰之外選擇更輕的行政處罰種類進行處罰,或者在應當并處時不進行并處;另一種是在規定有處罰幅度的行政處罰的最低限以下予以處罰。
減輕處罰情節在法定刑以下減輕處罰,包括:⑴低于整個法定刑的最低刑判刑,如搶劫罪判3–10年有期徒刑,最低刑是3年有期徒刑,減輕處罰判決3年以下有期徒刑。
您好,《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對從輕、減輕或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作了規定。《行政處罰法》之所以作出從輕、減輕或免予行政處罰的規定,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在我國處罰本身不是目的,如果用較輕的處罰能夠達到目的,那么采用較重的處罰事實上會擴大處罰成本。其次,恰當地使用從輕、減輕或免于處罰,更容易使人改過自新。再其次,違法行為客觀上有情節輕重之分,有危害大小之別,如果處罰不分輕重,不管三七二十一皆打五十大板,既不能體現過罰相適應的原則,也不公正。最后,根據情節、后果輕重來處罰,更能夠發揮行政處罰催人向善的導向作用,更能夠體現行政處罰的法規制定初衷。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和第二十七條規定了應當從輕、減輕處罰的五種法定情節:(1)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2)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3)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4)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5)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第一種觀點認為,在工商行政管理執法實踐中,辦案機構可以將有殘疾證、下崗證、低保證明或者家庭生活困難證明的當事人歸于第五種情況對待,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二種觀點認為,第五種情況是指法律法規規章明文規定的情形,如《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17條“投機倒把… … 行為人主動交代… …,可以從輕… …處罰”;《產品質量法》第55條“銷售者銷售本法第49條至第53條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產品為禁止銷售的產品并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只有法律、法規、規章對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有具體規定時,才能適用。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行政處罰減輕處罰的適用規則“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