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交通事故的賠償金分配,通常是這樣分配到的:
1、專項的費用,專門用于專門的用途。用于報解已經發生的專門費用。例如,喪葬費專門用于支付與喪葬有關的開支。類似的還有處理喪葬事宜誤工費等。
2、賠償中專門針對個人的款項,該給誰的給誰。如被撫養人生活費,專門付給死者的近親屬中沒有收入又需要撫養的人。例如死者的母親,兒子。
3、賠償款去掉上述兩類費用剩余的部分(多數是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由其近親屬(一般以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限)平均分配。注意這筆款項不是遺產,只是參照遺產的范圍分配。
死亡賠償金的分割不同于遺產分割。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動予以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且賠償協議未明確賠償項目,應視為是對權利人物質損失與精神損害的混合賠償。在分割該筆賠償金前,應扣除已實際支付的喪葬費用,并優先照顧被撫養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應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與死者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來源等因素適當分割。當然,如果繼承人明確表示放棄或轉讓的,應尊重其意思表示。
根據法律規定,死亡賠償金不屬于遺產,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所遺留的個人財產,遺產如果有遺囑的話按遺囑來繼承,像您這種情況肯定沒有遺囑,所以按照法定繼承來繼承,遺產由第一順序的繼承人來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
死亡賠償金是指公民死亡以后,賠償義務人依法賠償給相應人的相應款項,也就是直接賠償給近親屬。
當然,在本案中,兩者的分配方式是相似的。
【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 分配主體為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由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其內容是對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的賠償。因此,賠償權利人首先是指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范圍內的近親屬即第一順序繼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完全不存在時,才開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您好!
去世人生前留下來的個人合法財產,與賠償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 生前個人留下來的合法財產,屬于遺產,按照繼承規則進行分配。
- 賠償金不屬于遺產,分配規則上,參照繼承規則進行分配。
以下分別就這兩類“財產”做一個說明:
生前的個人合法財產
當一個人去世之后,TA生前的個人合法財產,就成為“遺產”。遺產,是要由繼承人繼承的。從分配規則上:
1.有合法有效遺囑的,由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繼承的遺產份額,按照遺囑指定執行。
2.沒有合法有效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執行。其中:
繼承人按照順序繼承人來確定:
- 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去世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 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情況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包括去世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從遺產的分配份額上,原則上,由法定繼承人均分。當然,繼承人之間可以協商,例如誰放棄、誰少繼承、誰多繼承等。
賠償金
賠償金是去世人身后獲得的補償,不算做遺產。
關于賠償金的分配,一般來講,參照法定繼承,由法定繼承人均分(但是不強制)。這里給出幾種賠償金常見的分配方式,供參考:
- 由法定繼承人均分(這是一般比較通行的分配規則)。
- 給到更需要的人,例如去世人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未成年子女(用于其學習)、給到生活困難的配偶等。
- 扣除處理后事的花費,剩下的由繼承人均分。
相比遺產分配,賠償金的分配并沒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所以,協商的成分,要更大于遺產分配。
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方法/步驟
1、由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其內容是對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和親屬精神損害的賠償。
2、根據國家《賠償法》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撫養關系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的立法本意看。
3、賠償權利人首先是指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范圍內的近親屬即第一順序繼承人。
4、及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完全不存在時。
5、才開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及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