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法律援助
刑事案件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服務可以代理刑事案件,但是沒立案的案件不受理。下列案件或事項,法律援助中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包括:
1、因申請人過錯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2、申請人提供不出涉訟案件的有關證據而且無法調查取證的案件。
3、行政機關處理而不需通過訴訟程序的事務。
4、申請人提供不出任何證明材料或出具虛假證明騙取法律援助的。
5、已竭盡法律救濟的案件。 6. 其他經主管機關批準,法律援助中心對外聲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減免收費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申請人可以到縣、區一級的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填寫申請表格,也可以通過網上填報法律援助申請表申請援助。
申請人提供居民身份證、戶籍證明或其它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住所地或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申請人所在單位勞資、人事部門出具的申請人及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與所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相關的證明及證據材料;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法律援助機構自收到申請援助事項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予以法律援助的決定。對不符合條件者,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決定,援助機構會書面通知申請人。
答:根據《法律援助條例》第十一條第(三)項的規定,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同時根據《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中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可以向辦理案件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所屬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因此刑事案件中的自訴人可以依法申請法律援助。
公職律師代理刑事案件上沒有問題的,也可以代理法律援助的刑事案件。理由如下:公職律師是指取得司法行政部門頒發的公職律師執業證,在政府職能部門、行使政府職能的部門或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專門從事法律事務工作的執業律師。公職律師享受公務員待遇。公職律師包括政府律師和法律援助律師。公職律師與社會律師的差別在于兩者的服務對象和服務方式不同。社會律師的服務對象極廣泛,而且一般是有償服務。而政府律師只能為本單位提供法律服務,不得面向社會從事有償服務。法律援助律師應按有關規定無償為受援人提供法律幫助。
現在全國正在開展法律援助全覆蓋,有些地方只要申請就可以,所以申請試試吧,說不定你們當地已經實行了,只要申請就可以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未成年人,以及可能被判處死刑,沒有委托辯護人的,由人民法院依法指定辯護,無須審查其經濟困難狀況。除此之外,條例對受經濟狀況限制的刑事法律援助情形也予以明確: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自訴案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
謝邀!
我對法律援助制度有所了解,有需求的人士可以到當地縣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咨詢。
法律援助制度是國家在司法制度運行中,對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獲得法律救助的社會弱勢群體,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它作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在國家的司法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俗講,法律援助制度是針對社會弱勢群體實施的一項惠民政策,就是政府買單,專門機構具體實施,律師和專業人士參與,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幫助。
關于規范法律援助制度的法律,國家層面有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各省也頒布實施了《法律援助條例》。這些條例規定了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圍、受援人條件、申請程序等內容。
現階段,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各地在《條例》規定的前提下,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在做到“應援盡援”的基礎上,鼓勵多辦案,辦好案,法律援助案件條件和審批程序進一步放寬,尤其是涉及農民工權益、涉軍權益、老年人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等案件。
另外,《條例》對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法律援助都有相應規定。《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做了專門規定,此不贅述。建議對相關法律法規予以關注,以更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有些人,明明是對社會有利的東西,他就跟你反著說,也是一種無奈。
所以,
非誠勿噴!我說的是相關法律政策的規定。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