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提起憲法,你是不是覺得很高冷?
感覺和我們關系不大,其實從出生開始,她就一直默默保護著每一個人,那么關于憲法知識,大家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
憲法適用于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規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我國現行憲法是哪一年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于1949年9月29日頒布,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隨后起草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歷經四部,均以相應的年號作為區別。一般默認的憲法為最新版本,即八二憲法的2018年修正版。
憲法的地位?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準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憲法的作用?
1.憲法保障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憲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
3.憲法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4.憲法促進了我國人權事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我國現行憲法的結構是什么?
現行憲法共143條,分為序言、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
誰有權修改憲法、解釋憲法、
監督憲法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修改憲法、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憲法、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
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我國的“憲法日”是哪一天?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設立每年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之所以確定這一天為“憲法日”,是因為我國現行憲法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
什么是憲法
2020年11月30日-12月6日,是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一、憲法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規定國家最根本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制度,以及國家機構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所有的法律都要誕生在憲法之下,服從于憲法精神。
二、憲法可以修訂嗎?
新中國憲法的發展歷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過四個憲法,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并歷經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訂。
三、為什么要學習了解憲法?
設立憲法日的意義2014年1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指出,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
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設立國家憲法日,也是讓憲法思維內化于所有國家公職人員心中。權力屬于人民,權力服從憲法。公職人員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沒有凌駕于人民至上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四、憲法宣傳周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18年11月26日,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公室聯合發出通知,部署開展2018年“憲法宣傳周”活動,2018年12月4日的“憲法宣傳周”活動是中國第一個“憲法宣傳周”。
五、憲法宣誓誓詞
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關于“什么是憲法”小編已經為大家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