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子女是否可以繼承遺產
繼子女是否有權繼承遺產要看是否形成撫養關系,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首先,需要確定繼子女與繼母是否形成了撫養關系,判斷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是否形成撫養教育關系的主要標準是繼父母是否承擔了繼子女全部或部分生活費和教育費。
其次,如果形成了撫養關系, 繼子女和繼母之間相互都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可以相互繼承財產。
最后,如何避免這種繼承呢?
以上討論的是法定繼承的情況,也就是沒有留遺囑的情況。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如果有遺囑先按照遺囑進行繼承。也就是說,如果繼母留有遺囑,將自己的財產給予自己的親生子女,那么繼子女就無權繼承。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8)條規定:“過繼”子女與“過繼”父母形成撫養關系的,既為養子女,互有繼承權;如系封建性的“過繼”、“立嗣”,沒有形成撫養關系的,不能享有繼承權。
對于繼子女是否有權繼承繼父母的遺產的問題,要看繼子女與繼父母之間是否形成了扶養關系,法律規定“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因此,形成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是可以繼承繼母的遺產的。
《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在司法實踐中,認定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形成撫養關系主要根據以下幾個方面
1.繼子女是未成年人,隨親生父母一方共同生活,但繼父母對其承擔了部分或全部的生活費、教育費;
2. 與繼父母一起生活,繼父母對繼子女給予生活上的照料與撫養;即使未負擔撫養費用,也認為形成了撫養關系。
3.成年的繼子女對繼父母進行了贍養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