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房不住需要交物業費嗎
只要辦理了入住手續,就必須繳納取暖費、物業費的,物業費中包含了小區環境衛生、安保、電梯、公共照明等費用,如果說我沒有在這兒住,并沒有享受到你物業的服務,那么以上各種名目的費用都是公攤的,最為蛋疼的就是住一樓的從沒乘過電梯還要交電梯費,但是這是必須交的,實踐中,物業服務企業已經按照合同約定以及相關規定提供服務,業主僅以未享受或者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為抗辯理由不交物業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有些城市里,或者個別小區的物業是可以協商的,減免物業費是存在的,這主要看你所在小區的物業是否規范了,不規范的就可以商量。
只要辦理了入住手續,就必須繳納取暖費、物業費的,物業費中包含了小區環境衛生、安保、電梯、公共照明等費用,如果說我沒有在這兒住,并沒有享受到你物業的服務,那么以上各種名目的費用都是公攤的,最為蛋疼的就是住一樓的從沒乘過電梯還要交電梯費,但是這是必須交的,實踐中,物業服務企業已經按照合同約定以及相關規定提供服務,業主僅以未享受或者無需接受相關物業服務為抗辯理由不交物業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有些城市里,或者個別小區的物業是可以協商的,減免物業費是存在的,這主要看你所在小區的物業是否規范了,不規范的就可以商量。
房子住與不住要交的費用基本有以下,物業費,供暖費,衛生費,新房還有公共維修基金,二手房沒有。住了的話就多了,電費水費網費燃氣費等。如果不住,把水電燃氣都關了,門鎖好,定期查看通風。別長期不管回頭被人翻窗入住。
首先很高興能幫樓主解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已經從業十年的經紀人。我很高興能用我的經驗給你作答。
如果房子沒有住,那么一定要交的費用有,物業管理費用,以及就是公共部分的水電公攤費。這個是必須交給物業管理處的。有的地方是一年一交,有的是半年一交。
當然沒有住的業主要的有:
1.首先就是水電總閘是一定要關的,不然可能存在漏電和漏水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危險。
2.沒有住,那門窗是一定要檢查,同時還要關緊。這樣才會防止雨水,已經沙塵進入房間。已及房屋內部財產安全。
3.就是要和物業保持聯系,已經樓上樓下鄰居保持聯系。看房子有時候是否會出現漏水或者什么異常狀況。或者小區有啥統一活動和安排,可以相互轉告。以免對小區最新動態一無所知。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和見解。希望能幫到樓主解答困惑。再次感謝樓主給我的機會。如果大家有房產疑問,或者想了解更多房產資訊,請關注我。給我留言,評論,我看見會及時回答大家。
這個問題嗎?房子住與不住要交的費用基本有以下,物業費,供暖費,衛生費,新房還有公共維修基金,二手房沒有。住了的話就多了,電費水費網費燃氣費等。如果不住,把水電燃氣都關了、門鎖好、定期查看通風。
房屋空置一年以上,物業費七折,物業一般以水表電表底數為依據,只要這兩個數與交房時一樣就認定為未住。
只要開發商一交房,房屋所有管理都交給了物業,物業要運轉整個小區路燈,電梯,樓道,地下室等一切費用,所以不管你現在裝不裝修,住不住人,都要承擔物業費的
小區樓房空置之后,目前主要的養護費用是在物業管理這塊,具體可以分為一下這些:
1、管理服務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和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等;
2、物業共用部分、共用設施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費用;
3、物業管理區域清潔衛生費用;
4、物業管理區域綠化養護費用;
5、物業服務管理區域內的措施秩序維護費用;
6、辦公費用;
7、物業管理企業固定資產折舊;
8、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及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9、經業主同意的其它費用。
有些有買車位或車庫的業主,即使車位是自己的也是要交管理費的,還有當公共維修基金不足時維護小區內設施也是要業主再掏錢的。
不知道您生活在哪個城市,如果沒有收房,是不需要任何費用的,如果你收房之后,正常的物業費用,或者像北方居多城市中,還有暖氣費。簡單來說,費用也是不多的。希望您能滿意
只需要交一個物業費,至于取暖費之類的,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可以強行收取你的
新房接收需要繳納的主要是契稅、維修基金,根據是否首次購房、評估價、面積等情況,繳納如下:
1、測繪費1.36元/平方;
2、評估費0.5%(評估額,允許浮動);
3、契稅評估額初次90平內1%、90平~140平內1.5%
4、交易費3/平方;
5、工本費80元,(工本印花稅5元);
6、維修基金按房價的2%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