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力償還銀行貸款要坐牢嗎
生活中常常有人借錢不還,這讓債權人很是頭疼,但有些情況下確實是債務人缺乏還債能力,而有的卻是債務人故意的借錢不還。如果借了銀行的錢無力償還還會坐牢嗎?
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無力償還銀行貸款,只是民事糾紛,不會坐牢。
如果銀行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后,債務人不履行法院判決,銀行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債務人有履行判決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嚴重的會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如果確實履行困難,法院也會寬限履行時間的。
法律條文:《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一、個人無力償還債務怎么處理?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由此可見,債務人必須償還債務是肯定的。但目前社會上債務得不到償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力償還,另一種是有能力而拒不償還。而《民法通則》對此也僅作了上述原則性規定。
實踐中,債務人無力償還又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暫時無力償還。如屬于這種情況,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由債務人分期償還。另一種是永久無力償還。如果是永久無力清償的話,則只能就債務人的個人現有財產來清償了,這就要經過法院審理、作出判決,再付諸執行,也就是說債務人有多少個人財產可供執行,債權人就拿多少。
私人之間的借款要慎重。借錢給人,必須了解對方的資信情況,就是親朋好友之間的互通有無、如果數額較大的話,除立借據外,也要盡可能由借款人提供擔保或以一定財產作抵押,這樣就可減少風險。
二、債務人長期不還債怎么辦?
(一)注意催討
有句俗話叫“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還仍然存在著不講信用的人,他們有的到期不還,有的借整還零等等。因此,凡借出的款項已經超過雙方約定期限,但借款仍未歸還的,出借人就要考慮催討,提醒借款人,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內返還借款。
(二)及時起訴
借貸雙方權利受侵害的,被侵害者應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算起的二年內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超過二年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就會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債權就失去了法律保護。
為了防止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可以在訴訟時效屆滿前讓借款人寫出還款計劃,從而使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新的訴訟時效就可以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這樣,出借人不僅擁有了起訴權,而且可以繼續擁有勝訴權,從而有利于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從上面律師的回答中我們可以得知,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借錢之后就是要還給債權人的。如果對方確實是沒有償債能力,則可以通過法院判決,債務人分期償還借款。
實際上,無論逾期原因是什么,起訴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例如被列為失信人、被強制執行、甚至要負刑事責任等等……
那么,對于某些確實無力償還貸款而逾期的人,法院會因為無法履行職責而對其網開一面嗎?
被起訴后,確實沒有錢可還,法院還會出判決嗎?
會!
一旦被起訴,法院只根據欠款的事實作出判決,與借款人是否有錢還款無關。
因此,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不會影響法院的最終判決!
如果法院判決償還這筆錢,還不起該怎么辦?
通常,如果借款人在法院作出判決后很長時間仍未履行,則起訴方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在執行過程中,法院將要求借款人提供財產報告。
律師提醒:
在財務匯報時,請勿冒險隱瞞,并確保如實提供您自己的財產信息,因為法院通過其他渠道進行核實。
對于有能力履行但拒絕履行的借款人,如轉移或隱瞞財產等,他們不僅可能會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甚至還可能會涉嫌拒不執行判決罪,而被判刑。
那些真正沒有償還能力的借款人并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承擔還款責任。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處理它們:
1.經債權人同意或人民法院裁定,雙方已達成新的履約計劃,被執行人將分期償還債務。
2.法院將暫時中止執行,并在有執行能力的情況下再執行。
3.如果標的額很小,并且被執行人身體健康,則可以允許其使用勞務活動的收益來償還債務。
因此,即使您沒有錢還款,也應積極配合法院工作,加強與申請執行人的溝通,為自己爭取緩解空間,協商出新的還款計劃和方案,待后續有能力時再履行債務。
我現在沒有錢還,以后有錢了還需要還嗎?
當然要還錢!
債務將存在一生,不要妄想逃避債務,而且在實踐中根本無法逃避債務。
原因如下:
1.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程序終止后五年內,執行法院應每六個月通過網絡執行檢查與控制系統查詢被執行人的財產,并通知執行人查詢結果。
換句話說,即使當前由于借款人無法償還債務而暫停執行,執行法院仍會每六個月檢查借款人的財產狀況,并在借款人擁有財產后及時恢復執行。
2.除法院外,申請的執行人還將及時監測借款人的財產狀況和收入來源。 如果發現借用者具有可用于執行的財產,則可以立即申請恢復執行,并且恢復執行不受申請執行時效期間的限制。
3、在司法實踐中,許多地方法院都會依據申請執行人的申請,將有償還能力的被執行人列入失信名單,限制其高消費行為,以此規避被執行人有錢后依然不還錢的現象。
因此,律師再次告誡那些欠債不還心存僥幸的“老賴”們:千萬不要心存僥幸,踏實努力賺錢,早日還清欠債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