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繳納社保年齡
隨著我們的養老金15年來連續調整,人們終于認識到了養老保險的好處了。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待遇,真的是吃喝不愁的,有的老人說有養老金比“養兒防老還可靠”。那么,很多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人就在想:最佳繳納社保年齡是多少歲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養老金的收益
(1)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目前是2005年國家《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制定的,全國統一,只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2)如果具體到一年社保繳費計算:
1.基礎養老金,按照60%基數繳費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按照100%基數繳費,可以領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單純這一角度講,繳費基數越低越劃算,畢竟性價比比較高。
由于社會平均工資是在每年不斷增長的,很明顯繳費時間越早,養老保險繳費錢數就越少。從上述養老金計算公式也可以看到,退休時間越晚,社會平均工資越高養老金也就越高。
合不合算的關鍵在于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率和投資理財收益的增長率哪個高?很明顯,目前我們每年社會平均工資都會增長8~10%以上。而較為安全的投資理財收益一般都在5%以下,明顯是越早繳納養老保險更劃算。
2.個人賬戶養老金,社保繳費都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劃入個人賬戶,每年個人賬戶都會計算記賬利率。2016年開始有國家統一公布個人賬戶記賬利率,2016年的記賬利率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2019年是7.61%。很明顯,個人賬戶養老金增加的速度也比投資理財強的多。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好處在于,萬一去世了沒有領完,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可以繼承。
計發月數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其實通過上述養老金計算公式也可以看出養老金等于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自然繳費年限越早,繳費時間越長,待遇會越高。
(3)養老金增漲。雖然很多人知道我們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只有養老金,但是卻忽視了養老金會年年增漲的。每年國家都會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進行調整,調整的基本原則貫徹公平原則,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以及傾斜照顧原則。尤其是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增加的會越高,因此還是繳費年限越長越劃算。
綜上所述,從養老金收益上講,還是越早繳納養老保險越劃算。
第二,我們看一下養老保險的保障。
很多人只知道我們的退休年齡是女工人50歲,女干部55歲,男同志60歲。但是,他們卻并不知道我們如果從事特殊工種滿足相應年限男同志55歲,女同志45歲就可以退休。經勞動能力鑒定部門鑒定失去勞動能力,男同志50歲,女同志45歲可以退休。
如果失去勞動能力,又達不到退休年齡,只要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實際上還可以辦理退職或者申請病殘津貼待遇。退職手續是一種特殊的退休方式,具體養老金計算和養老金增加都參照退休人員調整。病殘津貼是一種退休前的照顧方式,可以到法定退休年齡男同志50歲、女同志45歲時辦理退休手續,但是在之前也可以領取一定的病殘津貼做為生活費。病殘津貼將是退職待遇的替代方式,兩者不可以分別享受。
如果我們16歲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到31歲時滿15年了,以后萬一失去勞動能力,實際上就可以辦理退職或者享受病殘津貼了。這是一種制度上的保障,自然越早繳滿15年越好。
第三,繳納養老保險的風險。
繳納養老保險待遇是很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就是沒有退休就去世怎么辦?
這種情況一般只會返還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及享受相應的喪葬費、一次性救濟金等待遇。喪葬費、一次性救濟金相應的標準各地相差很大,但是總體來看,有一定的可能會虧本。
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距離退休前15年才開始繳納社保比較好,至少到達退休年齡就可以退休,萬一在此期間去世,損失也小一些。
所以,對于多數人來講,自然是從16歲開始繳費最劃算,但是這時候沒有收入,可能需要父母幫助。如果害怕風險,那么就可以到45歲再繳納,但是養老金待遇會低。
最佳繳納社保年齡是什么時候?
這里有兩個答案: 對于有工作單位的人來說,自然是越早越好;對于靈活就業自己繳納社保來說,考慮到性價比,那退休前的15年開始繳費,也就是說女35歲;男45歲,算是性價比較高的年齡吧。
一、對于有工作單位的人來說,越早越好。
1. 社保是五險,并非只有養老保險。在我們參保五項保險的時候,對養老保險來說是積累,對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保險來說,就是當下隨時可能用得上的,保障當下生活的保險。
2. 對于養老來說,越早參保,繳費年限越長,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
3. 社保繳納單位出大頭大概70%左右、個人出小頭30%左右。不交社保,也不允許單位把錢發給員工,當然是一工作馬上繳納最好了。
4.我國勞動法規定的合法用工年齡為16歲以上,也就是說,16歲就可以開始繳納社保了。
二、對于靈活就業參保人員來說,單純考慮養老金的話,性價比最高的就是女35歲、男45歲開始參保繳費。
1. 根據養老金多繳多得的原則,肯定是越早繳納越好。因為繳費年限越長,我們年老退休時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越能保障我們退休后的生活。
2. 但是,現在的人創業也不容易,找工作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個工作吧,工資也不高,每個月賺個三千兩千的,光社保費就得一千多,還有孩子要養,實在拿不出來,怎么辦?
3.考慮到我們年老時,失去了勞動能力,還不想給孩子添麻煩,那就交個最低保障,15年。
到老了也能退休,也有養老金領。
根據我國對于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規定,最少要繳納15年,所以,最晚女35歲,男45歲,就是最晚繳費年齡了。
4. 而且,這個年齡也是家庭略有儲蓄,個人能力也達到了相對頂峰的時候,此時再不繳納,退休時繳費年限不夠再后延,真的怕更沒錢交了。
綜上所述,雖然社保繳納是越早越好,但是考慮到靈活就業人員創業不易、工作不易,年輕時買房養家經濟壓力比較大的情況,建議最晚女35歲,男45歲就要開始繳納社保了。換句話說,經濟條件有限,又希望老來可以退休領養老金,女35歲男45歲是最佳參保年齡。
【職場新人秀】社保的最佳繳納年限是什么歲呢?20歲,30歲,40歲,還是…..
顯然答案有兩個,對于有單位的人員來說,自然是越早繳納越好;而對于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來說,最佳的繳納年限,根據繳納年限15年來以及現有退休年齡兩來進行推算,也就是女年滿40周歲,男年滿45周歲。
關于養老金
按月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 社保累計最低繳納滿15年;
-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至于自由職業者來說,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也有地區要求是50周歲,具體根據退休當地政策來確定);
按上面這個說法那養老金能領多少呢?說到這就要提一下養老保險繳納的兩個賬戶,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因為無論是通過以靈活就業形式繳納還是以用人單位形式繳納,保險費并不是全部都歸個人所有的。具體詳見下面:
以單位形式繳納:用人單位繳納16%(全部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納8%(全部進入個人賬戶);
以靈活就業形式繳納:個人繳納20%(其中12%進入統籌賬戶,8%進入個人賬戶)
其中,基礎養老金的多少=統籌賬戶,也就是說他的多少還要根據當年當地社平工資以及繳納指數情況來確定。但是個人養老金的多少可是根據個人賬戶的余額的多少、利息來綜合確定,也就是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的意義所在,從這點來說自然是越早繳納越好。還有一點我國社保的繳納年齡可是從年滿16周歲就可以為其繳納社保的。
企業職工的最佳繳納年限
-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保是法定義務,根據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也就是說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就需要為其繳納。
- 享受社保里的其他福利待遇。通過用人單位繳納的社保不單單只有養老保險,同時還有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而這些保險還其相應的福利待遇可以享受,如果不繳納的話這個待遇也就沒有了。
- 個人承擔的費率相對低一些。
- 像北京、上海、深圳這些地區的異地打工人員來說,繳納社保還可以享受當地積分落戶、購房購車等政策。
小結:對于在職職工來說沒有最佳的繳納年限一說,只要在職就需要為其繳納。
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的最佳繳納年限
對于自由職業者或者是個體工商戶來說,由于繳納社保從經濟壓力上來講不小,所以他的最佳繳納年限是女年滿40周歲,男年滿45周歲。不過還是越早繳納越好,費率也相對低一些,繳納越長越好,得到的養老金也會相對高一些。
總結:對于靈活就業人員來說女年滿40周歲,男年滿45周歲繳納可以滿足社保的對于繳納年限最低要求,但對于有條件的人員來說還是越早較繳,繳納時間越長越有利。但對于單位的人員來沒有最佳繳納年限一說,因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保具有法定義務,同時還可以享受其他保險的福利待遇。
身為過來人,同時與社保局、醫保局、公積金打交道多年,你問這個問題,我估計有以下2種意思在里面:
1.在什么年紀交社保,總體交完后,自己個人繳費最少?
2.在繳費基數大致相同前提下,如何實現領取的養老金額度更高?
不知是否猜對?
如果是你想的第一種情形,建議你可以在45歲開始購買社保,這樣只需要連續交完15年,你到60周歲就可以領取養老金。相對于其他年齡開始購買繳費,45歲開始購買的年份最少,個人相對應所交納的錢也最少。
如果你是考慮的第二種情形,有兩個建議供參考:一是從剛開始工作就交納社保,可以選擇買的檔次低一點,壓力就不會太大。這樣交到60周歲退休,每個月領取的錢,肯定比其他年齡段開始購買領的多,可以較為舒服地安享退休生活。二是同樣從45歲開始購買,但選擇購買檔次高一點的,這樣可以實現買的年份少,但相對于同等條件買最低檔次的人,每月領的養老金可以更高。
經驗之談,不知對你是否有效。謝謝。
最佳繳納社保的年齡是什么時候?這個問題要看提問者是靈活就業人員還是在職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女性55歲退休,男性60歲退休,最低繳費時間為十五年。如果提問者是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女性最佳繳費年齡在40歲以前,男性最佳繳費年齡在45歲以前。
很多人認為社保繳費多了就浪費了,吃虧了,有這種想法是錯誤了,社保政策是繳費基數越高,繳費時間越長,你退休后的工資就越高。提問者也可以到法定年齡就可以繳納社保,而不是剛好卡著時間繳費,最主要是要看提問者的經濟條件是否允許了。
如果提問者是在職人員,上班開始后就要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分兩部分,單位承擔16%,個人承擔8%,每個月有單位統一按時繳費。職工養老保險繳費與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有所不同,職工養老保險單位承擔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靈活就業養老保險繳費是個人全部承擔。
不管提問者是靈活就業人員還是在職人員,到了規定的退休年齡必須交夠十五年,如果到了退休年齡,沒有交夠社保部門規定的最低年限,必須延續繳費延遲退休,所以建議大家及時辦理社保,按時繳納社保。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了解更多社保信息,歡迎大家留言咨詢。
青青認為,提這個問題的朋友大概率是以個人身份繳納社保的靈活就業人員,是年輕人,并且有一定的繳費壓力,這樣的情況,更容易涉及到你個人對什么時候開始參保繳費的權衡和選擇。
青青的忠告是千難萬難不如老來難,要懂得未雨綢繆,風物長宜放眼量,應該克服困難,盡量早加保,不要因小失大,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個也不能少。
1、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壓力大
如果是在用人單位參保,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守法單位就會為你繳納社保了。不存在你自己選擇的問題。單位交統籌賬戶費用(大頭),個人交個人賬戶費用(小頭),所以個人繳費壓力相對小。
而個人繳費的靈活就業人員就不一樣了。沒有用人單位為你承擔統籌費用,所以統籌費用和個人賬戶費用都需要自己交。雖然國家考慮到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壓力,降低了總的繳費費率,但對絕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來講,繳費還是很有壓力的,甚至有些朋友仍然交不起。
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目前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每年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一般至少也要五六千,七八千,而在一線城市,至少要一萬多。而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都不穩定,住房、基本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已捉襟見肘,甚至不堪重負。提到繳納社保費,往往是壓力山大。
2、靈活就業人員更應該參加社保,并且早參保
絕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已經認識到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重要性,渴望自己晚年的時候,能有一份養老金和醫保待遇,因此也是想交社保的。但經濟收入有限,往往才會打著算盤,考慮多大年齡再交,最劃算。這部分朋友都是想按最低標準交最低年限,只想獲得一份最低保障。對此,青青也很理解。
但作為多年的社保顧問,我還是要講實話,以下是我對這部分朋友談對自己的認識和建議,供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概括地說,盡量早交,至少要按最低標準盡早交。有能力能多交一些年,就多交一些年。經濟條件允許能按高標準交,就按高標準交。
底限是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養老保險按最低標準交夠15年,醫療保險最低交夠10年。才能確保養老保險和醫保能夠退休,無論如何也會擁有一份養老金和醫保貸款,才有基本保障。
3、靈活就業人員如何參加社保的具體建議
(1)如果你還年輕,目前的收入還可以
建議早點參保,沒有必要再仔細算多大年齡腸參保更劃算。早繳早受益,也更有安全感。
養老保險早點交夠15年,醫療保險早點交夠當地規定的最低年限(大部分地區女同志需交滿20年或25年,男同志需交滿25年或30年),就踏實了??梢源_保自己到法定退休年齡時,能夠擁有一份養老金和退休人員醫保待遇。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一來社保費用每年都會上漲,早交成本低。二來年紀大時再參保,不僅繳納的費用多,而且那時你的身體情況和財力情況是未知數,是否還有足夠的賺錢能力,繳納社保的財力,是不確定的。
所以早交,早踏實。以免年紀大一些的時候,萬一賺錢的能力不如年輕的時候,就業難,想交社保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將來難以退休。養老金和醫保是老年人的半個兒女,是你晚年乃至終身的依靠。
如果年紀大一些的時候,經濟狀況還是很好,收入不成問題,那就繼續交,養老金水平的繼發原則是多較多得,長效多得。
2、如果你還年輕,目前入不敷出
青青認為,在不得已的情況下,35歲以前可以暫緩參保,年滿35歲的朋友,無論男女,還是要咬牙馬上參保,堅持繳費。
這樣才能確保女同志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年滿50歲或55歲,各地規定不同)時,養老保險才有可能交滿15年,按時退休。
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但沒有達到當地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大多數地區要求女同志繳費至少滿20年或25年),可以按當地政策一次性補齊或繼續繳費。達到規定年限即可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待遇。
如果是男同志,是不是45歲以前可以暫緩參保呢?最好不要這樣。因為在絕大多數地區,男同志的醫保繳費年限至少要繳納25年或30年,才可以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待遇。
如果你45歲才參保,到法定退休年齡60歲時,是養老保險滿15年可以正常退休,但醫療保險繳費年限差的太多,一次性補繳的壓力太大,尤其是滯納金成本太高,不劃算。
即便當地不要求一次性結清,允許繼續繳費,延時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待遇。但到了那個年齡,大多都是多愁多病身,對報銷的需求更大,需要更有力的醫療保障。退休人員醫保報銷待遇是救命稻草,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
3、如果你已經不年輕
由于面臨距離法定退休年齡太近,累計繳費年限達不到規定年限就無法退休的壓力,缺乏時間上的回旋余地,就不能再猶豫了,馬上參保。不要落到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無法退休,兩手空空,落到艱難無奈的老來難的境地。
在常年的咨詢實踐中,我曾遇到了不少已經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才想參保補繳,但政策不允許,咂巴牙花,空余恨的朋友。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可吃。時過境遷,無力回天。
結語
社保待遇雖然包含較高的國家福利,但不是免費午餐。需要先按規定盡到相應的繳費義務,才能享受退休待遇。距離法定退休年齡越近,想實現退休的愿望難度越大。所以盡量咬牙早交費,讓自己到晚年相對從容些。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社保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最新同類文章。您動動手指點贊,收藏,評論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愿天下人老有所有養,老有所依。
答案是越早越好!
如果進入正規的公司或企業工作,那么進入的第一天,公司就會為你購買社保,當然你自己同時需要繳納一部分費用。
繳納社保越早,退休后能領到的養老金越高,同時它不僅僅保障你退休后能領到養老金,而且還能在你因生病或發生意外需要去醫院看病或者住院時,為你報銷大部分的醫藥費,這樣個人和家庭的壓力會非常小,所以不要因小失大,盡早買吧!
現在有不少剛出來找工作的朋友,不愿意做正式的工作,要做臨時工,認為臨時工的收入高,其實他們不知道,臨時工收入比正式工高,只是因為工資里沒有扣除個人應繳的社保費,每月一兩百塊,同樣,公司也省了這一筆社保費用,看起來是雙贏,但其實是雙輸。
想一想,你不交社保,生病了住院了自己全額支付費用,一般這些人都是月光族,沒錢看病怎么辦?硬抗?找朋友借?找父母要?實在不行就去找網貸?這不是花了更多的錢嗎?不用還的?
而交了社保呢?門診報銷70%,住院報銷最高到95%,東莞的住院賠付上限額度為10倍上年度當地社平工資,約58萬元,想一想自己才要花幾個錢?是不是就可以保一條命了?當然這樣的前提是連續繳納社保達到3年,否則連續交的時間越短,上限越低,即報的越少!
交社保的時間越長,交的額度越高,退休后能拿的養老保險就越多,何樂而不為?
我常說的社保一般包括五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另外的一金不是社保,而是指住房公積金;
但五險一金的大部分的費用都是由公司支付,所以誰不買誰是啥子!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
樓主你好,最佳繳納社保的年齡是什么時候?我們對于繳納社保的年齡,最佳的年齡,應該來說是自己越年輕的時候是越為合適的,因為只要自己參保的年紀越小,那么也就意味著將來可以獲得一個更高的累積養老保險的參保年限,所以說,所對應的所獲得的回報相對應的也就會更高一些。
那么一般情況下,我們正常參加工作,最早應該是要在18歲以后,所以說自己如果在18歲參加工作,那么很明顯在60歲退休的話,至少可以讓自己獲得42年的參保繳費年限,那么擁有42年的參保繳費年限的話,將來一定會獲得一個更高養老金的待遇,反之,如果說你45歲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那么很明顯只有15年的繳費年限,所以說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是比較低的。
所以說最佳社保的繳費年齡一般情況下是在自己越年輕的時候越好,不過大多數人我相信應該來講是在大學畢業以后,可能是在20多歲的年齡參加自己的社保待遇,那么這樣的話也是完全可以的,只不過就是我們需要保證一個條件,就是在每一年參保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出現中斷的繳費年限,那么這樣的話才可以保證我們的累計繳費年限是一個最大化的狀態。
依法參保繳費是公民的法定義務,也是成年公民的法定權利。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在參保人員全部職業生涯的全過程之中。何為最佳繳費年齡呢?應該說,何時參加工作,何時從事有工資收入的勞動時,就應該依法依規、自覺自愿參保繳費。參保繳費利國利民,功在千秋,利在自己,是現代經濟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與產物,是社會的“安全網”,是老有所養的必要儲備。
很顯然,提出最佳繳費年齡問題,那必有最佳工作年齡問題。它們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互為條件,因果關聯??梢姡罴压ぷ髂挲g,也就是最佳繳費年限。過去多為招工招干,現在則主要是大中專畢業參加工作之后。因此,合法公民、參保人員,應從參加工作或從事有報酬收入的第一個月起,就應自覺自愿自立自主參保繳費,要從早從快、未雨綢謬,把自已未來的公平養老、尊嚴養老問題提上議事日程,這才是真正登高望遠之舉,高瞻遠矚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