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資超過5000怎么扣稅
辛辛苦苦每個月,掙得錢還要交一部分個稅,您是不是很“難過”呢,其實我們的到手工資主要由綜合收入扣除五險一金,再扣除個人所得稅,就是到手收入。從2019年起,我們的個稅起征點調整為5000元,這就意味著扣除五險一金后的部分不高于5000元的,是不用納稅的,那么2020年工資超過5000怎么扣稅呢?
?
其實每個地區,都有五險一金的最低繳費額和最高繳費額,且部分小公司有可能不會繳納公積金,但五險(或稱社保)是必須要繳納的,因為這是國家強制性社會保險。以北京地區為例,2019年-2020年五險(或稱社保)員工最低繳費403元,也就是說,當每月綜合收入不高于5403元(北京地區)的時候,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簡稱個稅)的。但這并不代表每月綜合收入在5403元以上,就需要納稅,是否需要納稅,以及每月交多少社保,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2019年-2020年個稅怎么算?
想了解2019年-2020年個稅稅率表如何計算,就需要了解2019年-2020年個稅稅率表:
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2019年-2020年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是以年為單位的,這就導致很多人每月納稅費用不同,且上半年納稅少,下半年納稅多的狀態。
為了更方便于大家計算,康波財經小編整理了以月為單位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例如用戶每月收入為8000元,扣除每月繳納的五險一金費用1776元,再減去起征點5000金額,用戶應納稅所得額為1224元。
如果沒有個稅專項扣除,按照每月1224元的個稅納稅額需要納稅36.72元。
如果有租房、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等專項抵扣的話,在扣除相應抵扣金額,一贍養老人為例,再扣除每月2000元的抵扣額,也就是說用戶是不需要納稅的。
但要注意的是,按照以月為單位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算出來的每月納稅金額,并不代表實際每月納稅金額,只是為了方便計算,讓大家了解納稅計算方式而已。
2019年-2020年是以年為單位納稅的,綜合當年已發的實際收入計算的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綜合收入-五險一金費用??月份-5000元個稅起征點??月份—專項附加扣除??月份-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計算出來應納稅所得額之后,再按照以年為單位的個稅稅率表計算出當月應納稅金額,扣除已納稅金額,就是當月需要納稅的金額。
還以每月8000元收入的用戶為例,到12月時,他的應納稅額是8000??12-1776??12-5000??12=14688元。
按照稅率級距表計算出來,應納稅440.64元,再減去之前已納稅的額度,剩下的就是12月需要納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