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事業單位工齡工資怎么算
其實,隨著工齡工資這個相對直觀且涉及切身利益的概念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很多人已經不太重視工齡這件事情了。事業單位在改革之后,也按照相應的崗位級別晉升與發展來兌現工資、待遇和各項補貼。
工齡計算目前看來有以下三種方式:
連續計算工齡
按照進入事業單位時,辦理入職手續為起始點開始計算,入職前服役、民辦教師轉公等情況視為連續工齡累加計算。此外,在非公有制企業工作的員工,后考、招入事業單位的,按照繳納社保之日起開始計算,前段工作時間可視為工齡累加計算。這種計算方式現階段使用比較普遍。
合并計算工齡
當事業單位員工,因為一些原因而退出現有工作,一定時間后又返崗工作或,結束上一段工作后,待業一段時間,后考入事業單位的將上一段符合要求的工齡合并計算。
工齡折算
工齡折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包括時間的特殊性、條件的特殊性和對象的特殊性。
工齡這算僅僅是針對于剛剛實行統籌社保時,為了提升加強特殊工種的保障,而將特殊工種員工的工齡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折算,讓視同繳費時間更長,從而達到養老金收益更多的效果。針對從事極寒、高溫等工作的特殊工種人員,按照工作1年相當于1年3個月;從事有毒、有害工作的特殊工種人員,按照工作1年相當于1年6個月進行折算,折算最高不超過五年。現階段由于特殊工種補貼和待遇已計入工資薪酬發放,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社保繳納基數,便不再執行這個規定了。
一、事業單位的工齡工資計算方法
1、這次調整工齡津貼標準的范圍是實行結構工資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
2、機關、事業單位的在職正式工作人員,其工齡津貼標準由現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調整為1元。工齡津貼按本人實際工齡計發。
3、已達到國家規定的離退休年齡未辦理離退休手續的人員,屬于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批準繼續工作的,可以按實際工齡計發工齡津貼;其余均按本人達到國家規定離退休年齡時的工齡計發工齡津貼。
4、相應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休、退休人員的待遇,具體辦法是:對參加了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按本人離退休前的實際工齡和調整后的標準計算原工齡津貼數額,納入離退休費基數。對未參加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按本人離退休前的實際工齡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標準增加離退休費基數。
二、事業單位的工齡計算
1、連續計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后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后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并計算法,也叫合并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后兩段工作時間合并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后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并計算。
3、工齡折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在提煉或制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齡)。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所以一般工齡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后,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如果事業單位有工齡工資的發放制度的話,那么用人單位就不得無故拖欠或克扣職工的這部分工資。而各位職工需要依據所在事業單位如何計算工齡工資的相關規定來計算自己所能領取到的工齡工資,一般情況下在事業單位的工齡越長其所能領取到的工齡工資也就越多。
更多三農相關解答請關注農地圈
東方花雪
工齡這個概念,很多人還是存在著誤解,以為工齡就是繳費年限,它們實際上是有差別的。
工齡和繳費年限的區別
實際上工齡一般是指職工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起以工資收入為主要來源或者全部來源的工作時間。
我們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有可能不給我們繳納社保。最突出的就是一些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給他們繳納,也可以不給繳納。
工齡決定的是勞動者參加工作的時間長短,包含了其知識、經驗和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等等因素。
比如我們報考一些職業資格或者職稱,都需要從事專業工作滿幾年以上,這一個要求指的就是工齡。
繳費年限一般是指用人單位給職工繳納社保的年限。繳納的社保包括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5項保險。但是沒有建立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以前,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可以視同繳費。因此也出現了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主要決定了社保待遇的享受。比如養老保險要求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退休才能享受養老金;醫療保險也是要求滿足國家規定年限。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齡和繳費年限的聯系
機關事業單位實際上是陸續建立起來的保險制度。
企業單位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是從1992年建立養老保險制度,1999年建立醫療保險制度和失業保險制度,2002年建立工傷保險制度,生育保險制度實際上是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明確的。
機關事業單位則是2014年10月才最終建立起養老保險制度,其他保險早已經于更早之前陸續納入了。
機關事業單位的工齡,一般看職工檔案。從用人單位入職開始,以前正規就業的程序都可以認定為連續工齡,包括在用人單位的試用期。在很早以前,一開始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當臨時工作人員的被正式錄用以后,可以將在本機關工作時間,計算為工作年限。
但是,如果是受到刑事處分的,所有連續工齡都會被清零。也就是說沒有視同繳費年限了,工齡將從重新入職開始計算。
但是,在機關事業單位從事靈活就業人員,自己參保繳費的時間一般不被視為連續工齡。
工齡的作用
目前工齡的作用,主要關系的帶薪年休假休假的長短。工作年限滿一年,不滿10年的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5天,10年到20年的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10天,20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帶薪年休假15天。休假時間單位和個人共同商量而定,單位也有強制安排的權力,職工也有不休的權力,但是主動不休假就不會有未休年休假工資了。
另外工齡的一項作用,就是關系到病假時間的長短。根據在單位工作時間的長短,病假時間最長可達24個月,病假期間發放不低于80%的最低工資。
綜上所述,工齡目前雖然非常復雜,但是仍然有其特殊的作用的。大家還是了解好相關知識,用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前期工作的2年不算工齡。
以前大學畢業分配工作的年代,上大學期間也計算工齡。
現在畢業不再分配,而是自謀職業,所以工齡從正式就業算起。以前的零工不算工齡。
如果是臨時工轉正,工齡包括臨時工的工作年限。
新參加工作的朋友,檔案與工齡現在沒有直接的聯系,93年國家實行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前檔案是證明你工作經歷的唯一憑證(工齡),就你現在的經歷而言單位職工在實習期也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的(這個勞動合同法有明文規定的),現在計算工齡就是以你的社保繳費記錄為準計算退休待遇。就檔案本身而言,現在企業不那樣注重檔案的存管,企業或個人一般是委托人才中心存檔。但機關事業對個人檔案的管理是很嚴格的,一般都是存放在入職單位,在編工作人員會享受事業單位所有的福利待遇。
國家機關使用的臨時工作人員(有的稱為“雇員”)被正式錄用以后,他們在正式錄用以前在本機關的工作時間合并計算為連續工齡。這里應注意掌握的是“正式被錄用以前本機關的工作時間”,如果錄用以前,在幾個單位臨時工作,不能都算為工作年限,而只能把轉正錄用前在本機關的工作時間計算在工作年限之內。
一般情況下和特殊情況下的工齡計算是截然不同的!待遇當然就不一樣了!
一般情況下的工齡很簡單,從開始工作計算,工作了多少年,工齡就是多少年。——這個是實打實的,沒有一點虛假成分。工資待遇當然也是正常調整的。
主要就是特殊情況下的工齡需要注意。
- 轉業退伍軍人從教的,其軍齡算作工齡;——七八十年代,許多軍人復員退伍回家之后從教,結果,沒想到軍齡算工齡,所以,每一次提高工資待遇時,其調整的幅度都很大。
- 從私立學校代課招考之后轉到公辦學校的在編教師,其原來的工齡不予計算;——私立學校教師入編從教,之前的工齡全部清零,只能從零開始計算工齡,這樣的話,他們也沒有辦法。
- 本科畢業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從教的,其大學學制年數計入工齡;——特別是碩博研究生從教,最低職稱是二級教師,最高是中級職稱,薪級工資也相當高,相當于工作了好幾年甚至是一輩子的教師。
- 在職教師工作期間脫產或者是半脫產進修學習的,其學習期間不予計入工齡;——這個是最讓人無法理解的:這個教師辦理的是半脫產進修,進修期間一直都沒有離開學校,一直都在教學,可是,在計算工齡時,卻不給算。調整工資時,就不一樣了。這里有一個真實的例子,請看她的退休批文:
看看上圖中的右上角黃色橢圓形里面的內容。這個教師實際上沒有脫離崗位去學習,結果還是給少計算了兩年。這樣的話,今后養老金掛鉤調整時,年年都要少計算兩年的調整數額。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
樓主你好,事業單位的工齡的計算方式跟我們企業單位工齡的計算方式是一樣的,都是根據你的工作年限來計算的。因為事業單位在2014年之前沒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所以說他們的工齡是按照實際的工作年限來確定的,而且事業單位人員在201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人員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中人,在計算養老金的過程中,是2014年之前的工作年限都被認定為是視同繳費年限。
所以自己的工作年限越長,那么所對應的工齡也就會越長,自己最終將來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會更高一些。也就是自己參加工作的年限就是自己的工齡。本身事業單位人員他要考取事業單位編制,是需要經過正規的錄用考試之后才可以被聘用,所以說自己從入職工作的第1天起就可以計算自己的實際工齡了。
只要是你沒有發生離開自己工作單位的情形,那么你的這個工作年限將會被一直記錄。直到自己退休為止,那么比方說你在工作單位能夠工作35周年,那么基本上你的工作年限也就是所謂的工齡,6035周年在計算養老金的過程中就按照35周年來計算,除非就是你中途離開自己的工作單位,那么去尋找新的工作單位,這樣的話你的事業單位工齡,就按照你的實際工作年限來計算。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事業單位工齡的計算一般是按照你的養老保險繳納的時間進行推算,比如你畢業后直接考入事業單位,那么,你的工齡和你的參加工作時間基本會保持一致!如果你畢業后,在企業工作了兩年,如果企業沒有給你交保險,那你的工齡還是從事業單位工作時間算,那兩年就不能算了。如果企業給你交了養老保險,那你的工齡就已經算作是兩年了!
在這里,給大家提一下,畢業后,有些學生把檔案存放在當地的人才服務機構做了人事代理,檔案存放后,所在代理機構可能一年后會給你出具轉正定級表,會有檔案工齡,但是這種檔案工齡如果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并不算作實際工齡。進入事業單位后,實際工齡才會重新開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夠有幫助!事業單位考試
事業單位工齡,干嘛用的,能兌換現金?事業單位工齡雖然不能直接兌換現金,但在某些特定的時候,可能是您致勝的關鍵。比如,有些單位招考說需要多少多少年工齡,你即便工作那么多年,拿不出證明,機會就與你失之交臂。工齡既然那么重要,那么工齡是怎么計算的?這些細節可不要說我們同你們說,都拿出紙筆,認真記錄吧!
一、事業單位的工齡計算1、連續計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2、合并計算法,也叫合并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后兩段工作時間合并計算。3、工齡折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二、機關、事業單位工齡津貼標準:1、這次調整工齡津貼標準的范圍是實行結構工資制度的機關、事業單位。2、相應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休、退休人員的待遇,具體辦法是:對參加了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按本人離退休前的實際工齡和調整后的標準計算原工齡津貼數額,納入離退休費基數。對未參加1985年工資制度改革的,按本人離退休前的實際工齡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標準增加離退休費基數。3、機關、事業單位的在職正式工作人員,其工齡津貼標準由現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調整為1元。工齡津貼按本人實際工齡計發。4、已達到國家規定的離退休年齡未辦理離退休手續的人員,屬于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批準繼續工作的,可以按實際工齡計發工齡津貼;其余均按本人達到國家規定離退休年齡時的工齡計發工齡津貼。三、工齡會影響我們那些福利待遇1、工資。在一些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中,以及部分民營企業中部分津貼、補貼會受工齡差異的影響。2、病假工資。(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休6個月內,企業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連續工齡<2年,按本人工資60%計發;2年≤連續工齡<4年,按本人工資70%計發;4年≤連續工齡<6年,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6年≤連續工齡<8年,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連續工齡≥8年,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休6個月以上,企業按一下標準支付疾病救濟費:連續工齡<1年,按本人工資40%計發;1年≤連續工齡<3年,按本人工資50%計發;連續工齡≥3年,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病假工資=(計算基數/21.75)*計算系數*病假天數3、養老金工齡是計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重要依據。一般情況下,工齡越長,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4、對部分勞動者的特殊保護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可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用人單位不能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規定的原因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5、出境地定居離職費根據有關政策規定,獲準出境定居的在職職工,并辦理有關離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終結養老保險關系等手續,原工作單位可發給其一次性的離職費。標準:1≤連續工齡<10年的,每1年工齡發一個月標準工資;連續工齡十年以上的,從第11年起,每1年工齡發1個半月標準工資;連續工齡<1年,按一個月計發,離職費的總額,以不超過本人24個月的標準工資為限。6、帶薪年休假。1年≤累計工作時間<10年5天10年≤累計工作時間<20年10天累計工作時間≥20年15天7、醫療期。醫療期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可享受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8、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1年,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6個月≤工作時間<1年,按一年計算;工作時間<6個月,支付半個月補償;
事業單位和國企等工作,工齡對各位的職稱的評級和待遇都有很大的關系,那各位對工齡的了解足夠多嗎?事業單位考試網分析下工齡與待遇的關系。
什么是工齡
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它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工齡的分類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為“本企業工齡”。1987年以后它的范圍不限于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1])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后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并計算的工作時間。若沒有可以合并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
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于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那么,工齡和待遇到底有什么關系呢?可以通過下面兩幅圖看下
通過以上的兩幅圖,可以看出,工齡越大,工資檔次就越高,職務工資就越高,級別工資也就越高。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全部來源或主要來源的以年為單位的工作時間,工齡是我國職工退休的一個條件。也是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資計算的內容之一。
更多信息可以查看貴州中公教育”網站或者公眾號。
事業單位工齡計算方法和黨政機關單位計算方法是一樣的。一是2014年9月30日養老金并軌前的視同繳費年限。二是2014年10月1日養老金并軌后的實際繳費年限。
實際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齡,最重要的是養老金并軌前的工作年限確認,即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
201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文件明確規定,養老金發放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
2014年9月30日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未退休的為中人,目前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工齡的計算主要是中人的工齡如何認定。也就是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
在2014年9月30日前符合國家工齡政策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不包括折算工齡,按照養老保險政策可認定視同繳費年限的工作年限,工作年限按月計算。
對國有企業、縣以上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被錄用為事業單位正式職工的,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統籌前符合國家規定計算連續工齡條件的可視同繳費年限。
對事業單位編制外人員,非公有制企業職工,靈活就業人員被事業單位招錄的,招錄前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應作為實際繳費年限,不得做為視同繳費年限。
對改革前應參加社保人員,應保未保,欠保,中斷繳費期間不得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按規定補繳養老保險的,可以認定視同繳費年限。
對放棄補費的,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提供交自愿放棄補繳養老保險費申請,社保部門對其放棄補繳養老保險其間的年限作出視同繳費年限扣除認定。
由此可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齡是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事業單位的工齡計算,是需要看考入者以前的身份以及工作情況而定的,以下是詳細的說明:
1、若是應屆生考入事業單位,則工齡為零。包括專科應屆生,本科應屆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來的國有企業或者是集體所有制企業與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又重新考了事業單位的話,則其在國有企業或者是集體所有制企業里的工齡算在事業單位工齡上。
3、在非公有制企業工作的人員,在工作期間,如果與企業簽了合同,并繳納了社會基本的養老保險一類的,則在考上了事業單位后,其工齡是從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的那年開始計算。例如,2010年開始在私企交養老保險,2012年考入了事業單位,則工齡就已經是兩年了。
4、原被機關事業單位聘用的編制外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單位與本人簽訂了書面勞動(聘用)合同,并為其繳納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費的,錄(聘)用為機關事業單位在編正式工作人員后,其繳費年限與正式錄(聘)用后的工齡合并計算為連續工齡。
5、不滿足以上條件的人,則考入到事業單位的工齡是與應屆畢業生一樣的工齡計算。
在事業單位工齡有多重要,將影響薪資待遇和退休工資?
事業單位是公認的鐵飯碗,能進入事業單位是讓人非常羨慕的事,穩定待遇好,說到待遇就離不開薪資,事業單位的薪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補貼福利組成,其中薪級工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由工作資歷和能力決定,薪級直接影響著晉升和職稱。
而與薪級關系緊密的就是工齡,在事業單位工齡有很多作用,與薪資待遇、退休工資和帶薪年假都有關系。一般來說,工齡時間越長薪資和退休待遇越好,帶薪年假時間越長。滿一年有5天帶薪年假,10年以上不滿20年的有10天年假,滿20年的有20天年假。
那么工齡該怎么計算呢,我們來一起看看吧。應屆生進入事業單位工齡為0;考上了事業單位后,工齡從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的那年開始計算;原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內人員聘用后計算為連續工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