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網絡維權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如果我們上網時合法權利受到了侵害,我們就應該要通過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是向司法機關舉報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學習一下下面這一篇文章。如何進行網絡維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如何進行網絡維權
1、公民如遇到網絡誹謗,可保存相關證據材料后向轄區公安機關派出所報案,公安機關將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此期間,報案人可向受案單位咨詢辦理情況。
2、新規中“被轉發500次或點擊5000次”是以實際點擊為準,相關統計情況屬于公安機關偵查工作,報案人并不需要了解。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公安機關將依法通知報案人相應情況。
3、報案人所需準備的材料是視具體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報案材料將有差異。因此,建議公民報案時先與受案單位聯系,確定所需材料后備齊相關資料前往報案。
2013年,中國最新司法《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該司法解釋今天起實施。
二、網絡誹謗的預防辦法有哪些
1、加強對網民的法治教育,積極引導網民文明上網。
網民有言論的自由,但在行使自已的言論自由權利時,不得違反國家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網民在網絡上遨游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對此承擔法律責任。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首例“網絡暴力”案的判決,就有很好的法治教育作用。
2、加快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步伐,使信息的披露與保護在法律的規范下達到平衡。
要防治網絡誹謗,應加強法治建設,用法律手段保護網絡隱私權不受侵犯。中國現行法律里面有許多與名譽權有關的規定,這些規定散見于前述的法規中。但是就公民隱私權的立法抑或是公民個人信息立法尚是一片空白,特別是在網絡隱私權的保護問題上,中國基本還處于無法可依的狀況,而在首例“網絡暴力”案就是因為網民對他人如住址、電話、單位等個人信息的傳播,致使一些誹謗性的語言攻擊能準確地瞄準被傳播者。網絡侵犯隱私權的情形主要集中在個人信息在收集、處理、傳輸和利用等環節中。世界上國家或地區已經有超過50個制定了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通過限制公權力的途徑來保護個人信息已經是通用做法,這方面中國尚處于落后地步,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會有效遏制網絡誹謗行為。
三、網絡維權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是僅限于上述人身權益的損害,不適用于財產權損害的情形;
2、是僅限于人身損害中的財產損害,不適用于人身損害中的精神損害,精神損害額度的確定規則不同于上述規則;
3、是上述操作規則有先后順序,只有前一種確定方法不能適用的情況下才能適用后一種確定方法;
4、是人民法院只能在窮盡前述方法,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仍不能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才能酌定損失額,且該酌定具有法院職權性和終局性。
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及網絡操作系統等,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的系統。
通過學習了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這一篇文章,我們了解清楚了。如何進行網絡維權?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網絡維權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說,及時向有關公安機關報案。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的總結,非常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