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犯罪法定代表人責任
公司犯罪法定代表人責任
法人需要承擔責任如下:
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種類多樣。
譬如,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簽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后果;如果企業破產并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以上只是列舉,不完全。
2、該法人如無成立上的缺陷(譬如出資瑕疵),其虧損責任應由法人自己承擔,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人代表如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追究的程度或應給予行政處分時除外;
3、個人獨資的法人,只要能分清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亦不需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負債時,由公司以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情形除外。
4、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5、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6、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本單位牟取非法利益,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按照單位的決策程序決定,由直接責任人具體實施的,且刑法有明文規定的犯罪。
以下三種情形不以單位犯罪論處:1.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2.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3.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
刑法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它直接責任人判處刑罰。
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如果被認定為單位犯罪,除了對單位判處罰金,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它直接責任人。至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責任人是不是一定是單位法定代表人,這不一定,視具體案情決定。對應承擔刑事責任的主管人員和責任人,按照對自然人的處罰原則,可以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可判處附加刑。
單位犯罪有許多罪名,且單位犯罪的罪名按分則分具有多種類型。有的單位犯罪的罪名和國家安全相關,有的單位犯罪的罪名和社會經濟有關,有的單位犯罪侵害到了公民的合法權益等等。不論單位犯罪與什么方面有關,他都造成一定的損害。下面,律師365就來為大家說說單位犯罪有哪些罪名即單位犯罪有哪些。
一、
危害國家安全罪
1、資助危害國家 安 全 犯罪活動罪主體:境內外的機構、組織或個人;
二、
危害公共安全罪
2、資助恐 怖 活動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3、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4、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5、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
三、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6、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 、銷售劣藥罪;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獸藥、化肥、種子罪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罪)的主體都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7、走私罪(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假幣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貴重金屬罪;走私普通貨物、藥品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8、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中部分犯罪的主體可以是單位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公司登記的申請人,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虛假出資是特殊主體,即公司發起人和股東,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中的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違法向關系人發放貸款罪;用賬外客戶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罪;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對違法票據予以承兌、付款、保證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主體是特殊主體,只能是單位,即國有公司、企業或其他國有單位。洗錢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
四、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14、強迫職工勞動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用人單位;雇用童工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
五、侵犯財產罪都是自然人犯罪。
六、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具體的刑法規定的就是以上所寫的,可能不是很詳細。
這個要分情況來看。
1. 刑事
刑法30、31條對單位犯罪作出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判處刑罰。舉個例子,如果公司違法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構成刑事犯罪,則單位和直接責任人都須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大多采取“雙罰制”,即對單位和個人都予以處罰。
2. 民事
從公司法角度來說,公司的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利用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定代表人一般來說在公司內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當其利用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時,應當對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刺破公司面紗”制度(piercing/lifting the corporate veil),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責任。舉個例子,在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中,股東僅有一人,絕大多數情況下,法定代表人就是自然人股東。當他(她)利用股東有限責任大肆舉債為個人使用時,法律上認定構成“法人格混同”,股東也要為公司承擔責任。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公司犯罪法定代表人責任“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