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地會大增值嗎
工業用地會大增值嗎
在十年前,買一塊地,建一片廠房出租,是一門很好的生意。如果趕上拆遷,補償也會相當豐厚。
到了2019年,如果還想著買地建廠房,就不太可行了。具體原因我們做簡單分析:
一、經濟轉型期間,過剩產能和低端產能會被淘汰一部分,廠房需求會有所降低
當下國內制造業產能是過剩的,國際經濟疲軟,需求并不穩定,國內產能就需要適當壓縮。大企業適當減產,過多的生產線停下幾條,小企業則停止擴張計劃。至于創業者,制造業作為利潤率幾乎最低的行業,并不是好的選擇。如此一來,買地建廠房就不再是一門好生意了。
二、民營企業經營環境持續改善,但是短時間還難以大幅改變
民營企業壽命短,融資難融資貴,雖然一直再號召銀行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減稅降費也在實施,但是短時間依然難以大幅改變中小企業生存狀況。
資金是有限都,企業又那么多,能拿到貸款都依然是少數。對于企業來說,盈利狀況不理想時,貸款需求也會降低,投資擴張都沖動會冷卻。
任何投資執行之前都應該考察當地市場,看看工業園區開工情況,問問工人今年效益怎么樣。如果工廠都開工,閑置都廠房極少,員工也說很忙,效益好,那么再投資也不遲。
三、環保和消防要求高,廠房好建,證件難辦
就在2019年,財智成功一位朋友投資數百萬買下了一片工業用地連同上面的廠房。結果呢,半年多過去了,環保證件辦不下來,廠房無法投入使用,相當于資金被套牢在里面。
現在很多省份環保要求很嚴格,相當多的中小企業生產受到限制。買地建廠房容易,有錢就行,但是想辦好證件,只有錢不行,還得有人。
鹽城,百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已初具規模。
從城市規模說,大豐區、開發區、鹽南高新區、亭湖區、鹽都區和鹽城高新區,已具備中等城市的架構;從人口數量來說,830萬人口,絕對是有吸引力的三線城市;從基礎設施來說,機場、高鐵、高架和港口等也融入了“長三角經濟圈”;從房價來說,高端學區房也逼近3W了;從城市品位來說,目前正在接受“全國文明城市”驗收,且空氣質量一直位于全國前十位;另外,有灘涂的“世界自然遺產”等。
但是,鹽城還沒有“鹽城大學”,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展水平。
上市公司只有五家,反映了工業發展潛力巨大。
- 2020年上半年,鹽城工業用地面積全國第一,則反映了鹽城的招商引資工作干的不錯,來鹽落戶的生產型項目成績喜人,但并不代表已產生了好的效益。
- 鹽城急需培育一批龍頭企業。燕舞在當年的轉型期出局了;東風悅達起亞目前也在轉型期;化工產業園因為事故原因也不存在了。衷心祝愿鹽城在創新創造發展背景下,能產生一批規模企業,為鹽城插上騰飛的翅膀。
- 鹽城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屈指可數。悅達起亞、輝豐、魚躍、華銳,還有呢?其實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品牌策劃大師葉茂中就是鹽城人,關鍵是要有規模企業和品牌意識。
任何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鹽城在招商引資的同時,更要招賢納士。
鹽城的沿海發展戰略早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但除了建港口,還應該有其他發展。鹽城也有個國家級的“江蘇省灘涂生物資源和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希望能早點出成果并產業化。
服務業已占據GDP的“半壁江山”,鹽城的服務業雖然也很發達,但有影響力的品牌仍有待培育。比如,物流平臺、生鮮配送、高空維修外包服務、長江打撈服務等,有很好的基礎,但缺乏規模企業和服務標準,這方面可大有作為。
20年前,上海就推出了碩士和博士的最低年薪標準,希望鹽城也能推出這方面的政策,讓數字產業園和航空產業港等項目早日開花結果,為鹽城的發展添磚加瓦。現在鹽城有院士工作站,有為數不少的博士后流動站,每年也有科技項目申報創新獎,希望鹽城能率先垂范,在賦能未來方面創新出自己的模式!
影響土地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1.土地使用性質,如果是工業用地,有土地使用證,地上建筑可辦理產權證。如果沒有,地上建筑屬于違障建筑。2.該用地是否在成型的工業園區內,如果是,周圍的各種配套設施應該是完善的(水通、電通、路通),3.既使不在工業園區,位置和交通狀況是不是都不錯。以上幾條看看是否符合,如果是,價格不止是5萬,如果不是就不好說了。
較普遍的做法是取得工業用地后(拍賣或收購工廠企業),變更土地性質為商服、住宅用地(需要做工作,呵呵),那升值空間可就大了。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工業用地會大增值嗎“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