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這樣合法嗎?
村主任以村委會的名義與承包人簽訂工程承包合同。目前,這條路已經硬化。因為成本分攤不公平,有些家庭會付錢。現在村里的集資單交給包工頭,要求包工頭向村民收錢。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這樣合法嗎?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下列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項,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后,方可辦理(涉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三)本村公益事業的興辦和籌資籌勞方案建設承包方案……)村的公益事業的設立、資金的籌集和勞動的籌集,以及施工合同計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農業部<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7〕4號)第十涉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三)本村公益事業的興辦和籌資籌勞方案建設承包方案……條:“村民應當執行經監督民主程序討論批準的集資、集資方案縣級人民政府農民負擔管理部門。
對無正當理由不承擔集資、集資的村民,村民委員會議當進行勸導教育,也可以按照村民自治條例和村民會議通過的村規民約進行處理,經村民會議討論,村民應當執行批準的融資方案。村民無正當理由拒絕集資的,由村民委員會按照《村民自治條例》和《村規民約》的規定執行;會議通過的《村民自治條例》和《村規民約》的處理。
你村委會的集資議案是否交承包人代收,要根據你村村民自治條例和村規民約進行判斷。《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中沒有這樣的規定。村委會將籌款單交給包工頭是違法的。
關于村委會對集資資金分配不公的問題,可參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農業部<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的通知集資、集資要求的,村民委員會有權向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這樣合法嗎?
曾幾何時,農村各種提留和統籌,義務工、集資等嚴重困擾著剛能吃飽飯的農村,所以才會出現農民想盡辦法把戶口轉向城鎮的事情。而修路集資,曾經是多的一項集資行為,當時不光農村修路要集資,甚至國道、省道、縣道修建都要集資,說是自愿,實際強行。我手里現在還持有幾百元當初修建某地方鐵路的認捐手續,而其他沒有手續的捐款,早就不記得有多少了。
那么,現在,農村修路還要農民出錢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國家一直在強調減輕農民負擔,從免除三提五統,到免除特產稅農業稅,再到農民糧有補助,農民免除了各種稅費和義務工。而對于農村修路,國家交通部有《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明確指出了農村修路的資金來源。
該辦法所說的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和村道,明確規定農村公路建設應當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其中涉及到村道,辦法中說“村道由村民委員會按照村民自愿、民主決策、一事一議的方式組織建設”。這里的村道,大概就是題主所指的農村修路吧?不過,這只是說的修路的組織者,而對于修路的資金來源,該辦法也有明確規定:
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實行政府投資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渠道籌資機制。鼓勵農村公路沿線受益單位捐助農村公路建設;鼓勵利用冠名權、路邊資源開發權、綠化權等方式籌集社會資金投資農村公路建設,鼓勵企業和個人捐款用于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不得采用強制手段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不得強行讓農民出工、備料。確需農民出資、投入勞動力的,應當由村民委員會征得農民同意。
從該辦法的具體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農村修路,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你是可以捐款的,如果你是有錢的農民,你甚至可以出資對某條農村道路進行冠名,這個在我們這里并不少建,筆者所在的縣市農村,有不少村路就是農民企業家捐資建設。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明確規定了不得采用強制手段 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也不能強行讓農民出義務工。這就是說,農村修路,雖然對農民有利,但農民愛出錢不出錢,愛出力不出力,完全憑個人自愿。如果你是有錢的農民,當然可以捐資修建農村道路,因為自古修路筑橋都是善行中的主要一條。但是你不想出錢,任何組織和單位,不得強制命令農民出錢修路。
在筆者所在的縣市,這幾年所有的連村路全部硬化,實現了村村通工程,而農村的街道,也有很多進行了硬化,這一切都沒用農民拿一分錢,都是地方財政撥款進行的。所以,農民朋友應該感激黨的政策和地方政府為農民做的這些好事,在農村修路中,如果涉及到占用農民或房屋、樹木等,盡量配合政府的工作,而政府也會依法對農村做出補償。
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這樣合法嗎?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隨著近幾年的發展,現在農村里的道路,基本上都修的不錯,像我們這邊,村里面的大路、主路,基本都是水泥路了,極個別的小路是那種磚渣路。
農村修路方便了大家出行,有人會問了,為什么我們這邊的路還沒修?修路需要村民出錢嗎?
關于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因為情況不同,有的需要村民集資,有的則是國家全部承包。
最常見的一種辦法是“一事一議制度”,不會固定的像農民收取費用,一般是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然后村民再拿出一部分,共同來修路,目的是為了讓農民自行修建村里面的道路,具體比例也是根據地區不同,會有差別,以五五分的情況居多。
還有情況是村民自己出錢修路,比如這一條路上,有6戶人家,由于不是主路,國家也沒有相應的補貼,然后這6戶村民自己集資來修門前的這條路,方便出行(一般是在修大路的時候趁著一塊修了,畢竟單獨修這一段,一些機器也不會過來)。
全靠國家補貼修的路,村民們不掏一分錢,這種情況也有,一般是以主路為主,比如鄉級、縣級這樣的路,不會讓村民掏錢。
其實,小編個人認為,修路是好事,畢竟方便的是自己,村民自己掏點錢,我覺得也無可厚非,但是,不能拿多,要在村民們可接受的范圍之內,這是可以的,如果一旦每戶出資較多,好事就不是“好事”了。
關于“農村修路還要村民出錢嗎?這樣合法嗎?”小編已經介紹完了,最后,小編問下大家,你們村的路都修好了嗎?村民們出錢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