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個稅專項扣除是什么意思
每個月拿工資的各位朋友,相信對“個人所得稅”APP并不陌生。除了用人單位會要求我們每年在軟件里登記一些信息外,我們也可以通過軟件查詢自己這些年來的收入以及繳納的稅額有多少等等。
這不,單位又通知我們在年底之前進行2021年的個人所得稅繳稅申報了。我今天登錄進去操作的時候,發現和今年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方式有所不同,這些變化應該會使一部分人可以少繳納稅費。
因此在這里告訴各位朋友,想要2021年少繳納個稅,一定要做好這件事情,千萬別忘了,這羊毛必須得薅!
2021個稅專項扣除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明年的個稅繳納與以往有啥不同。
最主要的變化可以從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一則公告中發現端倪,《關于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中指出,從2021年1月份開始,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六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有的人會問,這和今年有差異么?實際上,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我們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朋友圈和各大社交軟件都在叫我們去申請退個人所得稅,有的人甚至退了幾萬塊,妥妥的一個大紅包。
這就是因為今年和之前都是納稅人只要月收入高于個稅征收起點,當月就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在年底還會對你當年所有的收入進行一次匯總,如果總收入低于六萬則會退稅,也就是年底統一查缺補漏。
不好理解的話,我再按照不同的標準舉個例子詳細說明一下。
假設我一月份收入為6000元,二月份至十二月份每個月收入為4000元,全年收入為50000元。
按照2020年的標準,我是一月份需要繳納個稅30元,然后剩余月份都不需要繳納個稅,年底發現年收入只有50000元,則退回稅費30元。
按照2021年的標準,我全年無需繳納稅費。
優點在于,既方便了納稅人,不需要記著年底退費這件事;也方便了稅務局工作人員,年底量大,而且一進一出做賬比較繁瑣。
再假設我每個月的收入都為6000元,年收入為72000元。
按照2020年的標準,我每個月都需要繳納個稅30元,一年累計是360元。
按照2021年的標準,我前十個月都不需要繳納個稅,因為收入沒有累計到60000元,在第十一個月、十二個月的時候,我才需要繳納個稅。
這么一比較,應該解讀清楚了新規,大家也應該理解了。
其次,我們就要了解一下如何合理合法的少交點稅,給自己省錢了。
2021個稅專項扣除是什么意思
2021年的新政策只是單純地改變了一下個稅繳稅方式,并不是意味著可以少交稅,真正要實現少交稅,在2020年最后的十幾天里,還需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對2021年度專項附加扣除進行確認和申報了。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一共有六項,分別為住房貸款利息、大病醫療、繼續教育、子女教育、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在每年六萬免稅額的基礎上,每項專項附加每個月還有400至2000元不等的額度累加。
這六項也很好理解,我在這簡單的進行一個說明,涉及到具體細節朋友們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1、只要有房貸,就可以進行住房貸款利息申報。
2、本年度有大病醫療的支出,就可以進行大病醫療申報。
3、目前在讀在職研究生啥的,就可以進行繼續教育申報。
4、子女還在受學校教育的階段,就可以進行子女教育申報。
5、暫時沒有房子,靠租房子生活的朋友,就可以進行住房租金申報。
6、家里有60周歲以上的老人需要贍養的話,就可以進行贍養老人申報。
比如我自己目前有房貸,也在攻讀MBA碩士研究生,而父母還沒有一方滿了60歲,身體健康,因此我只有兩項可以申報。
最后,我們就務必得在“個人所得稅”APP上進行申報了,如果還沒有下載注冊請記得先下載注冊。
2021個稅專項扣除是什么意思
然后進入首頁“開始確認2021專項專項附加扣除”專欄,選擇2021年度,選擇想要扣除的專項,填寫相應的資料。
在這里還提示大家一點,如果2020年專項扣除和2021年一致,可以直接點擊“一鍵帶入”,就不用再填報了。如果有增減,請記得如實填寫哦。
好啦,全部都搞定后,關于新政策以及少交稅的攻略才算全部完成了。
關于“2021個稅專項扣除是什么意思”律師已經為大家講完了,為了傳播文化,尊重原創性,文章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