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如何規避銀行破產風險?
從防范風險的角度來分析:
一.買國債。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各種債券,其利率超過同期的銀行存款,相對于物價通脹具有保值增值作用。現階段,國債在我國具有最高信用級,可以完全規避銀行破產、倒閉帶來的風險。
二.存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民生銀行、上海浦發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等大型商業銀行。這些大型銀行一般都由國家和地方財政參、控股,資產規模比較龐大,實力雄厚,經營合規,資本充足率較高,存款備付能力強,內部管理和約束機制比較健全有效,均有風險防范和預警機制,加上銀監會的定期監管和巡查防控,具備非常強的風險管理防控能力,一般是不太可能出現破產倒閉的,也不太可能出現存款擠兌而不能提取的現象。當然,你作為存款人,也可以在上述銀行中任意選擇,多家存儲,以分散風險。
三.對于一些地方性、區域性的合作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也是我國金融體系的必要補充,雖然在理論上他們的風險防范能力可能要弱一些,但在現實中也基本沒有發生存款不能提取的現象。從存、取款辦理業務方便的角度出發,不妨辦理一些小額的資金往來。一孔之見,僅供參考。
按照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理論就是分散資金到不同的銀行,但是強調一下在中國就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了,四大國有銀行是不會倒閉的,除非國資委先倒了,又不是風險投資就不用考慮那么多了!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個人如何規避銀行破產的風險?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從這里可以看的出題主是一個非常穩健謹慎的人。包商銀銀行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家被接管的商業銀行!很多人沒注意到,本人銀行從業人員。那我就為介紹該如何規避銀行經營不善而造成的破產風險,那我就從我國的四大行說起,即工農建中。起初中國工商銀行主營業務是儲蓄存款業務,而中國建設銀行主要經營個人貸款業務,中國銀行主要做外匯承兌業務,中國農業銀行主要做與農業有關的扶持業務(后來成立了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銀行為什么會破產?這個問題大家有沒有想過?銀行是現代金融業的核心,根據巴塞爾資本協議中的要求全世界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8%,其中核心資本充足率為4%。其目的就是為了防范因銀行業務過分擴張所所帶來經營不善的風險!2018年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又提出了包括“穩金融”在內的“六個穩”。同時,會議對經濟運行的表述也由此前多次提到的“穩中向好”改為“穩中有變”,同時強調做好“六穩”,其中,“穩金融”處于重要位置。
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重申了“六穩”的重要性。會議提出,要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那我給你分析一下,銀行的經營風險來自于哪?首先銀行的傳統業務是存貸業務,其中存款是負債項目,貸款是資本項目。這一個業務的風險就是社會的過分消費需求導致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被放大。同時有部分貸款會變成呆賬、壞賬。這是銀行傳統業務因貸款業務過分擴張所帶來經營的風險之一。
其次就是表外業務,在此之前銀行的理財產品有保本的理財產品,銀行的靈魂在于哪?銀行的靈魂在于儲戶的信任!因此銀行經營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無疑就加劇了因經營不善所導致的破產風險!這一個問題得到了解決,自《資管新規》出臺以來!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收益,理財產品的本質就是代客理財,盈虧自負!打破了剛性兌付!《資管新規》的出臺規避了銀行基于信用問題而不得不剛性兌付的風險,當然各大商業銀行紛紛成立資管子公司。把這一塊的業務分離出去,規避經營不善所帶來的破產風險!
對于個人我們如何規避,首先我們要儲蓄要選擇大型的商業銀行,因為上面我提到了他們紛紛建立資產管理子公司,他們也在規避因經營不善而導致的破產風險,同時我們也規避因他們業務繁多經營不善所帶來的風險!此外,我們還可以把儲蓄分別存在不同的大型商業銀行!同時也就規避因全部資產放在一家銀行所帶來的個人風險!另外我們也可以多考慮一些新型的理財產品(基金)和資管計劃等等,當然要滿足投資適當性要求,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是穩健的人群(風險厭惡者)來就得考慮對應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和理財組合,對于非系統風險,我們可以構建投資組合來化解非系統風險!
綜上所述,我們個人規避或者降低此風險。有以下投資策略:
一:把儲蓄分別放在不同的大型商業銀行,規避單一集中所帶來的風險!
二:考慮更多理財渠道,如基金和資管計劃等等
三:對于專業的投資人士,我們可以構建投資組合來化解非系統風險
四: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策略,把我們所放在的資產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就是購買財產保險!
謝謝題主的問題,這個問題非常不錯!感謝大家的閱讀!
在每個銀行里面存不要超過50萬,無論什么銀行都一樣保險,享受國家存款保險條款保障。大銀行也一樣不保險的,一樣會倒閉的,不要迷信大銀行,國家出臺政策,銀行倒閉國家不負責了,所以國有銀行有可能倒閉的,否則為什么出臺這個政策呢?
金融界的三駕馬車,銀行、證券和保險。銀行一直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金融機構,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把錢存在銀行是很安全的。
2015年國務院公布《存款保險條例》,并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個政策的實行,其實就是銀行倒閉政策,如果銀行倒閉之后能讓儲戶的資金得到保障。
但是存款保險是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銀行破產倒閉,儲戶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最高50萬的賠償。
所以如果你很有錢,可以多選幾家銀行存放,如果錢實在太多了,那就選擇國有銀行倒閉的可能性也會更小。
一般來說只有私人銀行有這樣的風險,相對于國有四大行來說,這樣的風險幾乎是不存在的,投資理財看個人喜好,比如說股票,基金,或者其他一些理財產品,都是可以考慮的!
防止銀行破產你可以把你的錢分為幾部分,一部分錢你可以放在不同的銀行來規避風險,因為每個銀行最多賠付50萬,你還可以拿出一部分錢存入商業保險,因為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不允許倒閉,只能合并或被其他公司收購,你還可以拿一小部分錢進行一些小風險的投資
《存款保險條例》第五條明確規定: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超出最高償付限額的部分,依法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是10萬元,存款保險基金可立刻賠付10萬元,以此類推,最高賠付上限為50萬元。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是60萬元,可以先獲得50萬元的賠付,剩余的10萬元須等待銀行進行清算后,根據結余進行按比例清償。
如果經過清算后,銀行尚有剩余資金,儲戶可以根據一定比例獲得賠償;如果銀行已無剩余資金,只能自認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