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規定工齡工資怎么算
工齡,關系到職工的職業技能熟練程度。職工工齡非常重要,尤其是以前的國有企業固定工身份,不需要社保繳費,僅憑職工檔案就可以認定社保視同交費年限,國家給墊付相應的社保費用。那么,工齡工資怎么算呢?
啥是工齡
所謂工齡就是員工與單位、企業建立勞動關系起,獲取相應報酬起至退出工作的時間。由于很多人有跳槽、轉行、換工作的情況,因此工齡也分為連續工齡和累計工齡(以連貫程度判別)。從社保角度來說,工齡則是按照實際繳費年限來進行計算的。
勞動法規定工齡工資怎么算
每個公司有不同的計算標準,但都是根據入職時間來計算的。
工齡工資又稱年功工資,是企業按照員工的工作年數,即員工的工作經驗和勞動貢獻的積累給予的經濟補償。工齡工資=工齡×工齡工資標準
有些公司規定,每月十五號(含十五號)以前入職的,當月開始計算工齡,十五號以后入職的,下月開始計算工齡。這種計算方式是大多數公司所采用的。
其次,有些公司是按當月入職的員工都是從下個月開始計算工齡。有些公司還對離職后再入職的員工進行了規定,不如離職后一個月內重新入職者,可以和以前的工齡進行延續。這是對特殊人才的一種激勵措施。這也是在特定的情形下,所做的特定規定。比如員工因家庭特殊情況離職,而處理好之后又想重新進入公司的人員的一種獎勵。尤其是我們的有一定技能的人員采取的一種獎勵。
工齡有什么影響
這個得分為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在職工作期間;另一方面是退休后。
先來說說在職工作期間,這里分為幾種情況:
有的單位有工齡工資的概念。這種概念雖然已經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但在一些國有企業當中還在沿用這種工資計算方式,簡單說就是工齡越長工資越高,但也受職級、崗位的限制。同崗位的人工齡越長賺的越多。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在以另種方式沿用工齡工資,就是任職年限。每個職級有對應的工資標準,每隔幾年就會按比例上浮工資待遇,雖然不是誰的工齡長誰就賺的多,但是同樣職級,誰的任職時間長,誰的薪酬待遇就會高一些。
最后說說退休后的影響。
按照社保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后的養老金越多,這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工齡時間越長,養老金越多,值得注意的是92年咱們開始實行社保制度,92年之前參加工作的,直到正式繳納社保這段時間,在社保中稱之為視同繳費年限。因此,通過工齡也能夠判別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出來的過渡性養老金記入退休金。
相關問題:
教師的教齡和工齡怎么計算
固名思義,教齡專指教師的連續從教年限,工齡則是參加工作的連續年限。但有些特殊情況,有政策上的特殊規定,應具體分析。
1、教師的工齡有時要比教齡長,教齡一定等于或短于工齡。這是因為教師從教期間計算教齡,不從教(從事其它行業工作)的時間不計教齡,只算工齡。如本人參加工作即從教,但中間被調出教育系統任機關公務員,而后又回教育從教,因此檔案核實工齡比教齡長。
2、從教期間由教育系統安排的短期外出帶薪學習、培訓、進修等,均計教齡和工齡。但帶薪進修兩年以上、并取得高一級學歷的,不計教齡。這要以當時當地政策為依據。本人有位教師同事就屬于這類情況。
3、教師的教齡是從最后一次任教師開始時間計算的,中間有間斷的,間斷前的從教時間不計連續教齡。如有些原民辦教師就存在這種情況。
4、關于連續教齡、工齡問題。連續教齡、工齡的認定,人社部門都有具體的政策規定,有時根據實際情況,帶有時代性和地區性。原在民辦教師任上,恢復高考后考入師范院校、畢業分配教師繼續從教的77、78級畢業生,事后追加認定師范就讀期間,視為連續工齡。本人就屬于這種情況。
以上“勞動法規定工齡工資怎么算”內容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