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合同簽訂的程序
集體合同簽訂的程序???????????????????????????????????????????????????????????????????????????????????????????????????????????????????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集體合同規定》第三條的規定,集體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職業培訓、保險福利等事項,通過集體協商簽訂的書面協議;所稱專項集體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就集體協商的某項內容簽訂的專項書面協議。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與本單位職工簽訂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以及確定相關事宜,應當采取集體協商的方式。集體協商主要采取協商會議的形式。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訂立;尚未建立工會的用人單位,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立。第五十四條規定,集體
合同訂立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因此,根據《集體合同規定》規定的集體合同簽訂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一、確定集體協商代表。集體協商雙方的代表人數應當對等,每方至少3 人,并確定1名首席代表。
二、進行集體協商。經集體協商后,雙方達成一致的草案,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三、提請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員工審議通過。草案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職工代表或者員工出席,且須經出席的代表或員工半數以上同意,集體合同草案方獲通過。
四、首席代表簽字。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大會通過后,由集體協商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五、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六、向全體人員公布。生效的集體合同,應當自生效之日起以適當的形式向全體人員公布。
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訂立;尚未建立工會的用人單位,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立。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可以訂立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權益保護、工資調整機制等專項集體合同。在縣級以下區域內, 建筑業、采礦業、餐飲服務業等行業可以由工會與企業方面代表訂立行業性集體合同,或者訂立區域性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訂立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
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行業性、區域性集體 合同對當地本行業、本區域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具有約束力。集體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不得低于當地人民政府規定 的最低標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 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集體合同簽訂的程序“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