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過后哪些行業受益
回顧歷史,人類從沒有在任何一次病毒戰役中被打敗,這一次也不例外。
根據最新消息,截至5日24時,除湖北以外其它省市區,新增確診病例為17例,其中有16例為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新確診病例不斷在下降,我們已經慢慢地看到勝利的曙光,而眼下同樣重要的工作是“有序恢復生產,促進經濟發展”。
這次疫情給經濟和市場帶來巨大沖擊,但風險和機遇并存,危機是企業成長的試金石,也是行業發展的催化劑。
以2003年非典疫情為例,雖然非典給各行各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打擊,但也使得電子商務迅速崛起,阿里巴巴、京東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抓住機遇完成蛻變,奠定了未來20年的行業地位,后來還間接帶動了移動支付和現代物流等行業的發展。
真正的智者不會一直沉溺于悲痛,當疫情消退,新的機會正慢慢浮出水面,下面這些行業(企業)是這次疫情中表現較好的,值得學習和借鑒。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我們一起看看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餐飲業、地產業是如何自救的。
西貝的“哭”
疫情爆發初期,投中網的一篇專訪文章,《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迅速火遍全網。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用行動向我們證實了這個道理。
在專訪中賈國龍表示,當前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預計春節前后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8億元。2萬多員工目前待業,但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工資要繼續發,一個月支出就在1.5億左右。倘若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在這個行業里邊我們日子還算不錯的,那日子不好的呢?我們貸上款,勒緊腰帶發三個月工資,其他品牌其他企業呢?”賈國龍說,“你要知道餐飲業三四千萬的就業,把這些人都推到社會,那是什么光景?”
賈國龍的這一哭,既表現出疫情下餐飲行業的危機,也體現出一個企業應有的社會擔當,引得無數網友紛紛點贊,說疫情過后要連吃三個月西貝。
這一哭的營銷效果堪比西貝一年的廣告費。
在西貝發出呼吁后不到一周,浦發銀行的1.2億元貸款和3000萬元票據融資緊急馳援,解了西貝員工工資發放這一燃眉之急。
趁著這股東風,西貝抓緊探索線上業務,瞄準在線商城、外賣、團餐業務、直播帶貨……現在全國200多家門店的客戶經理,依托企業微信群發、1對1交流、朋友圈推送,給客戶提供外賣送餐服務和食材訂購服務,搶占了大規模的線上市場份額。
這樣一番操作下,既解決了資金問題,又維護了品牌形象,還實現了線下轉線上的經營模式,堪稱完美。
恒大的“折”
也許做餐飲的賈國龍哭有用,但做地產的許家印哭絕對沒用,哭給誰看呢,國家一直強調“房住不炒”,百姓則對高房價更是耿耿于懷。
疫情期間,售樓處關停,銷售周期延長,高周轉被打斷,融資成本增加,償債高峰即將到來,每天破產的房企就有幾十家,這樣的處境對于房企來說無異于絕地求生。
恒大是如何破局的?
2月13日,中國恒大率先推出全國所有樓盤網上購房的營銷措施,全國樓盤75折,提供網上VR看房、網上選房、網上購房等的一站式服務,率先打響了房企求變的第一槍。
或許恒大不是最會建房子的,但絕對是最會賣房子的,我們甚至能在恒大的身上看到拼多多的影子,恒大的核心營銷手段有亮點:
獎勵機制讓用戶裂變式傳播:注冊并簽到7天,獎勵現金100元,邀請注冊獎勵10元/人,上不封頂,推薦別人購房,可獲得1萬元獎勵+總房價1%傭金等等,在這種獎勵模式下,短時間內,恒大的用戶實現指數級增長,造成全國人民幫恒大賣房的局面。
“雙保險”直擊客戶購房痛點:最低價購房、無理由退房,建立起客戶與恒大的信任,買房省錢、賣房賺錢、后悔了還可以無理由退房,這讓恒大的客戶立于不敗之地。
在這樣一套組合拳下,恒大奪得了2月房企銷售排行榜第一名,單月全口徑銷售額達到479億元,同比增長118.3%,位居行業第一,遠高于碧桂園、萬科、保利等同行,甚至還高于TOP6-TOP10房企銷售額的總和。
無論是西貝的“哭”,還是恒大的“折”,他們都向我們證明了一點,實體經濟線上化趨勢愈發明顯,轉型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更要掌握時機掌握方法。
新冠疫情,就是一個線下轉化為線上的最佳時機,當大家都宅在家中時,對線上服務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強,進而促進“宅經濟”的迅速發展。
如游戲行業,當人們宅在家中時,玩手機游戲是消遣時間的娛樂方式之一。過年期間,《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都出現過由于人數過多造成服務器癱瘓的現象。
據國金證券傳媒與互聯網研究團隊計算,《王者榮耀》除夕當天的日峰值流水高達20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除夕,《王者榮耀》的單日流水紀錄為13億元。
短視頻行業也迎來發展機遇,迅速發展出新的流量池。
據QuestMobile的2020年春節移動互聯網戰疫專題報告數據顯示,相比去年春節,短視頻的時長占比超過手機游戲。此外由于用戶對獲取疫情、防護等信息的需求大幅增長,新聞資訊也漲至9%。快手、抖音因合作央視和地方衛視春晚,用戶增量均超過4000萬。
在線教育、遠程辦公也成為新的發展趨勢。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像學校和公司這樣人群密集型場所危險系數非常高,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團滅,這時候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就越發受到重視。
除此之外,京東生鮮、京東到家、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盒馬鮮生等生鮮電商,疫情期間的訂單也暴漲三五倍。疫情來襲,對所有行業來說即使壓力,也是行業變動的機會。
最后,疫情之下,得到資本市場追捧和看好的就是“新基建”。
所謂的新基建包含7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在疫情期間,線上教育、遠程辦公、游戲、短視頻等板塊的火爆,讓其它行業認識到實體轉線上、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我國未來對通信網絡和數據中心會有更高的要求。
同時,新冠疫情給經濟領域帶來“地震”,此時啟動新一輪基建有助于穩增長、穩就業、釋放國內經濟增長潛力。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再次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在政策支持下,“新基建”給我們巨大的想象空間,未來能否扛起“穩增長”的大旗,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