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過了怎么辦
訴訟時效已過的,不代表錢拿不回來了,此時,別向欠款人聲張,以防其以此為由進行抗辯,您可以:
【1】盡量考慮通過協商的方式,爭取讓欠錢的人自愿還錢;
【2】爭取與欠錢的人達成還錢協議;
【3】無法協商的,您可以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函,提醒對方還錢,欠錢的人簽字確認后,您務必在3年內向法院起訴;
【4】曾向法院起訴的,搜集并提供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如向欠錢的人索要過欠款、欠錢的人同意還錢,應提供錄音等證據予以證明;或提起過訴訟仲裁等,提供相應的文書予以證明)。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的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未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予以保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一般而言,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
1、一般來說,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后果是導致有可能喪失勝訴權,但是這個并不影響法院對該案件的立案受理。若對方當事人沒有援引訴訟時效作為抗辯的話,法院是不會主動適用的。
案件經法院受理后,對方當事人可能會援引訴訟時效進行抗辯,如果法院查明沒有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等情形,是會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如果法院查明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情形的,則會繼續根據雙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繼續審理,并依據案件事實和證據作出公平的裁判。
所以建議當事人應及時搜集發生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證據,以便及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如果無法找到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證據,也不管對方當事人是否意識到已經過了訴訟時效,雙方當事人可以心平氣和地進行友好協商,私下解決糾紛,爭取直接當天、當場履行各自權利與義務。
3、雙方當事人亦可在協商的過程中,若另外達成新的協議,雙方當事人即按照新的協議履行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訴訟時效得以重新計算。若對方當事人依然不履行,我方當事人則可以依據新的協議及相關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履行相應的義務。
總而言之,各位權利人務必重視訴訟時效問題,必要時可采用一些手段使訴訟時效得以延續。
1、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應當以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計算。
2、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也就是說,當事人是可以起訴的,請求法院審理案件,這個起訴的權利并不消失。
3、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理論上,超過訴訟時效的債務則成為自然債務。
但是,雖然已過了訴訟時效,但是債權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時效是當事人享有的抗辯權,若當事人在訴訟中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所以,若是訴訟中,債務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包括當事人未到庭,缺席審理),證據充足情況下,仍然有可能勝訴。
根據最高院觀點,在超過訴訟時效后,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重新進行確認,則意味著當事人放棄訴訟時效的抗辯權。債務人與債權人重新達成還款協議,或在債權人的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意味著債務人放棄因訴訟時效期間屆滿而產生的抗辯權。
從書面得知之日起計算,失效喪失訴訟權利,不受法律保護,但不影響法院受理,法院受理后,查明無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情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或支持訴訟請求。 看有沒有中止中斷的情形,或者可以起訴看看對方會不會主張訴訟時效,法院不能主動適用訴訟時效。
題目太大了,不具體,只能從原則上回答了。
訴訟時效是否經過取決于很多情形,您所認為的訴訟時效已過,可能與事實并不相符。
根據民法總則188條規定,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的事實,以及義務人時起算,超過20年的不再保護。其中,關于起算點的規定非常重要,法律規定必須同時知道權利損害事實和義務人時才開始起算,缺一不可。所以您看看您的案件是否滿足起算情形。
根據民法總則189條規定,如果該債務約定分期履行的,從最后一期債務屆滿時起算。
根據最高法院訴訟時效司法解釋第6條規定,債務如果是合同之債,且未約定履行期限的,根據合同法漏洞填補規則,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合同之債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根據民法總則195條規定,訴訟時效因起訴、請求、認諾而中斷,重新起算。
根據訴訟時效司法解釋11條規定,對一部分債權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中斷效力及于剩余債權,也就是全部債權訴訟時效均中斷。
根據民法總則196條規定,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這些情形不適用訴訟時效。
根據訴訟時效司法解釋第1條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
綜上,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結合上述法律依據,案件可能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或不適用訴訟時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而且,實踐中,法院也不太傾向于用訴訟時效駁回債權人的請求。
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后果是,債務淪為自然之債,法律不再強制保護,但債務人主動歸還后又反悔的,法院不予支持。債權人在債務超期后,也可以與債務人協商,重新達成協議,這樣就形成與原債內容一致的新債,訴訟時效重新起算,債權人可以及時主張權利。
綜上,題述案情不清,只能根據法律規定原則作答,僅供參考。如需繼續咨詢,可以關注我。
什么是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義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不嚴謹說就是過期法院不管了!
那么現實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訴訟時效過了的現象并不少見!
那么是不是訴訟時效過了,就一定完全沒有辦法解決了嗎?
顯然不是,有相當部分訴訟時效過了的情形,是可以設法補救的!簡單的說就是可以想辦法續訴訟時效!因為不知道具體案情,故具體怎么續,建議你找當地律師線下咨詢!
你是哪方面的訴訟時效,不一樣的情形,不一樣的處理。
那真是無辦法了,證據都失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