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養老金
提起養老金,相信不少人都會比較困惑。有的是覺得離退休還遠著,沒怎么關注;也有的是對養老金的體系摸不著頭腦;有的是對領取數額摸不著頭腦。
今天,咱們就來說道說道養老金的分類、計算方式以及如何有效保障自己的養老金提取額。
我們國家現行的養老體系分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二者都有固定的計算公式及計算方法。
一、城鄉居民養老計算
計算公式: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由各地財政支付,存在地區差異。
個人賬戶養老金=[(居民繳費+地方政府補貼)x繳費年限+利息]÷139(60周歲的計發月數。
139是男性60歲退休,到國家當前平均壽命之間總月數。
由此看來,個人可以影響的因素有居民繳費標準及繳費年限。
二、職工養老計算
計算公式:職工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1992年7月31日前工作者)+調節金(1992年7月31日前工作者)
基礎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
社會平均工資指的是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每年人力資源和社保局會公布)
本人指數繳費工資是根據你每一個月繳費工資是社平工資的比例所得出你的綜合月繳費工資。
舉例:以深圳為例,小王,男性職工,60歲退休,假設上年度社平工資為12000元。
以其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計算:
1、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12000元+12000元×0.6)÷2×15×1%=1620元
此時其個人賬戶余額為12000*0.6*8%*12*15=103680元
其每月領取的養老金=1620+103680/139=2365元
養老金與每月繳費基數的比例關系為2365/7200=0.32
2、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12000元+12000元×1.0)÷2×15×1%=1800元
此時其個人賬戶余額為12000*1.0*8%*12*15=172800元
其每月領取的養老金=1800+172800/139=3043元
養老金與每月繳費基數的比例關系為3043/12000=0.25
3、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12000元+12000元×3.0)÷2×15×1%=3600元
此時其個人賬戶余額為12000*3.0*8%*12*15=518400元
其每月領取的養老金=3600+518400/139=7329元
養老金與每月繳費基數的比例關系為7329/36000=0.20
(說明:上述計算中將每年繳費基數與當時社平工資的比例簡化為一個固定值,未進行指數化運算,存在一定的差異。另此計算僅考慮養老保險,未考慮醫療保險的投入回報。此外例子未考慮1992年7月31日前參加工作的情形。)
綜上,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1、繳費基數 2、繳費年限 3、當地社平工資 4、退休年齡
因此從個人角度講,如何圍繞可控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做文章,才是有效保障個人養老金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