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去上班被開除怎么辦
三月,正是花開好時節,但是因為肺炎疫情的影響,雖然整整持續了近兩個月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受疫情的影響,一些公司出現經營上的危機,除了公司老板,更糟糕的莫過于廣大的職工,那么,疫情期間不去上班被開除怎么辦?
首先是受疫情管控“四類人員”被公司辭退情形
根據人社部發文規定,因疫情管控的“四類人員”因不能正常上班,公司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并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期間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治療或留觀、隔離期滿。劃重點: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及停發期間的工作報酬。因此這“四類人員”不用擔心被公司辭退,安心積極配合好相關的治療、留觀或隔離。
還有公司受疫情影響辭退員工的情形
這種情況被公司辭退了的,被辭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首先小編都深表同情,但是大家應該清楚的是:個人被企業辭退是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金的,根據勞動法之規定:
工作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劃重點:如果公司違法辭退員工,員工獲得的報酬應該是上述賠償金的雙倍。所以就算公司真要辭退員工,作為員工無奈的同時不要忘記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被辭退人員還需特別注意的事項
1、被公司辭退人員還需要注意公司是否按時幫自己繳納社會保險費,如若公司繳存部分出現拖欠,也應該要求公司補繳至被辭退月,畢竟社會保險也是關系著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
2、被公司辭退,這時千萬別忘了還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由于各個地區經濟水平不同,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也不同,但是綜合考量主要還是跟工作年限以及當地經濟水平關系比較密切。
這里說了那么多,但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公司員工也不必太過悲觀,正可謂疫情無情人有情,國家針對穩就業方面可是提出了很多的政策,各地區也根據自己的實際制定了穩就業具體方案,包括企業減免或緩交社會保險費,降低或減免企業稅收,以及給企業優惠貸款等等!在如此疫情面前,相信也沒有誰愿意看到這樣,也相信疫情將很快過去!大家的生活盡快回歸正常。
今天還接到兩起咨詢案件,都是企業以疫情經營困難要解除他們的勞動合同,疫情期間不去上班被開除怎么辦,咨詢過程中這兩人都顯得有點慌亂,有點著急,不知道該怎么辦,這很能理解,因為被解職了,現階段工作又非常不好找,疫情也不知道什么時間完全過去,生活來源就斷了,普通如我之類人怎能不著急,不慌亂呢。
確實前期因疫情大多企業停工停產,現國內疫情好轉,可海外疫情加速,眾多小微甚至規模企業經營都很困難,企業家們當然最先想到的是減少人員降低成本,導致最近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勞動爭議糾紛大幅上升,此時企業減員裁員不一定是最好的最有利的方法,因為員工和企業最終對付公堂,訴爭時間長,耗時耗費,所以首先我們呼吁并建議企業應該和員工一起協商來應對,譬如一起決定企業的經營狀態以及員工的薪資待遇(不低于月薪當地的最低標準工資),其次國家也出臺了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免稅政策及優惠貸款政策,企業可積極申請渡過難關,再者國家也不愿意出現大規模的失業潮,盡量的保持就業穩定。
如若遇到企業以疫情經營困難,暴力裁員,員工該怎么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首先和企業協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可與企業共渡難關,降減待遇及減少工作時間時長等;
2.若協商不成可向當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要求企業整改;
3.若協商不成,投訴也不成,企業非要解除勞動合同的,注意千萬別提交離職申請或也別在類似協商一致文件上簽字等;
4.企業強制解除的,一般情況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可向當地勞動仲裁申請仲裁(仲裁免費),此時員工可兩種選擇,一種是同意解除勞動合同,要求企業給與員工賠償金(在此企業工作多少年,就可要求多少個月的2倍賠償),另一個是不同意解除,可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要求補發仲裁期間及過去拖欠的工資;
5.還可主張其他一些合法訴求,如未休年假的工資報酬,加班費,提成等;
6.其他具體的細節,大家可翻閱我前幾期分享的內容。
以上,是關于疫情期間不去上班被開除怎么辦的相關內容,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可以隨時咨詢我們!